[发明专利]一种增强复合型鞘管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63406.4 | 申请日: | 2022-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0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宋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琳盛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宁波久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99 | 代理人: | 孙帅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复合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复合型鞘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侧壁内嵌有双螺旋缠绕布置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括加强管,所述加强管内中心设有发热丝,所述发热丝外侧设有柔性膜,所述柔性膜与发热丝填充热熔胶。本发明通过在管体的侧壁上嵌有双螺旋缠绕布置的加强筋,其大大加强了鞘管的轴向和径向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强复合型鞘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复合型鞘管。
背景技术
目前,微创介入治疗是在影像导引下进行的一种手术治疗方式,手术时通过输送系统以最小的创伤将医疗器械植入体或药物输送到病变位置,以对其进行物理、机械或化学治疗。其中,鞘管作为输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广泛应用于微创介入治疗。
针对血管类的微创介入治疗,操作医生通常在小血管(如股动脉处)做解剖切口或实施穿刺术形成入口,然后借助输送系统经过入口以及小血管等通道将覆膜支架等医疗器械植入体,运输到冠状动脉、主动脉瓣、胸主动脉、腹主动脉、颅内动脉、颈动脉等目标病变位置。鞘管必须提供足够高的径向强度,使得覆膜支架等医疗器械植入体可以装载在鞘管内,而且也需要提供足够高的轴向强度,以便覆膜支架等医疗器械植入体可以从鞘管内得以释放,从而实现医疗器械植入体的安全植入。现有的鞘管其轴向和径向强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增强复合型鞘管,解决了现有的鞘管其轴向和径向强度较低的缺陷。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增强复合型鞘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侧壁内嵌有双螺旋缠绕布置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括加强管,所述加强管内中心设有发热丝,所述发热丝外侧设有柔性膜,所述柔性膜与发热丝填充热熔胶。本发明通过在管体的侧壁上嵌有双螺旋缠绕布置的加强筋,其大大加强了鞘管的轴向和径向强度,通过发热丝来加热柔性膜与发热丝之间填充的热熔胶,当进入血管时,发热丝发热时会使得热熔胶熔融液化,使得加强管更加柔韧,以方便进入血管,当进入血管后需要加强鞘管结构强度是,此时发热丝不发热时会使得热熔胶凝固,使得鞘管的强度更高,使得加强管的加强肋的结构强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柔性膜与加强管的侧壁之间设有导热媒介。
可选的,所述导热媒介为液体。
可选的,所述发热丝外接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末端设有弧形的导热加强弧形板。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为四个,并均匀地分布在发热丝。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和导热加强弧形板上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可选的,所述柔性膜包覆在导热加强弧形板的外侧。本发明进一步通过连接杆和导热加强弧形板,提高了换热效率,且连接杆和导热加强弧形板起着骨架作用,使得加强管更加柔韧,加强其耐弯折能力,避免折断。
可选的,所述管体的侧壁内设有多个环形的腔体,所述环形腔体同时连接双螺旋的加强管的两侧,所述加强管上设有开口连通腔体。本发明设置腔体,使得缠绕弯曲的发热丝可以进行热交换,使得发热丝的温度更加均衡,使得增强复合型鞘管的加强肋的结构强度的调节更加迅速。
可选的,位于所述发热丝末端连接外部电源。
可选的,所述管体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管体的侧壁上嵌有双螺旋缠绕布置的加强筋,其大大加强了鞘管的轴向和径向强度,通过发热丝来加热柔性膜与发热丝之间填充的热熔胶,当进入血管时,发热丝发热时会使得热熔胶熔融液化,使得加强管更加柔韧,以方便进入血管,当进入血管后需要加强鞘管结构强度是,此时发热丝不发热时会使得热熔胶凝固,使得鞘管的强度更高,使得加强管的加强肋的结构强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琳盛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琳盛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34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