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接触氧化与MBR过滤组合的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62865.0 | 申请日: | 2022-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0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凌猛;伏星;陈家平;凌铂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猛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50;C02F3/02;C02F3/10;C02F3/12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李云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接触 氧化 mbr 过滤 组合 污水处理 方法 系统 | ||
生物接触氧化与MBR过滤组合的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是将污水先用生物接触氧化装置进行一次处理,除去废污水中的部分污泥和有害物质;然后用MBR膜生物反应及分离过滤装置进行二次处理,进一步除去废污水中的部分污泥和有害物质,得到初级清水;初级清水经消毒处理达标;将部分达标清水分别抽回至清洗生物接触氧化装置、MBR膜生物反应及分离过滤装置。本发明可合理高效和稳定地对污水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净化处理效果好,且系统运行成本低,易于维护,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即MBR工艺是一种将膜分离技术和污水生化处理相结合的技术,也称为膜分离活性污泥法。目前工业化应用的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过滤介质大多为中空纤维膜或平板膜,其孔径为0.1μm--0.4μm,可将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截留住,活性污泥浓度因此大大提高,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可以分别控制,省去了二沉池,进而由反应器内活性污泥对污水中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难降解的物质能够在反应池中不断反应降解,降解后的水通过膜装置抽滤出使水质能达标进行回用或排放。因此膜-生物反应器工艺通过膜分离技术大大强化了生物反应器的功能,能在运行一定期得清彻透明可达标的处理水,进而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膜的截留作用,使反应器内维持高浓度的微生物量,生化效率提高;
(2)膜分离可使微生物完全截留在生物反应器内,实现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的完全分离,可以同时实现短的HRT和长的SRT(或排污泥周期长),故具备容积负荷高、抗负荷冲击能力强的功能。
但现有的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1)在运行过程中,膜易受到污染,膜通量下降速快。这是因为膜孔径为0.1μm--0.4μm,使颗粒物在膜表面上沉积,膜表面上的细菌及大分子等均吸附或者进入膜材料中,或者发生膜孔的堵塞。若不及时清洗和维护,则造成产水量降低及出水水质不稳定达标,加速膜材料使用寿命短,进而给操作和维护管理带来不便,导致运行成本高;
(2)目前工业化应用的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分离材料大多为中空纤维膜或平板膜,其膜孔径为0.1μm~0.4μm,以平板膜为例,其膜反应元件片的运行通量为10L/㎡.h~50L/㎡.h,显然因其膜反应元件片的产水量低,在工程设计及实施污水处理时,所需的膜面积数量要以膜元件数量片累积成正比的匹配,即膜孔径越小则膜元件数量片要增多,累积成所需的膜面积数量,才能满足工程设计及所需的产水量(膜水量),故造成了膜分离材料的制造成本及其工程造价均偏高,因此MBR膜反应器的性价比较差,阻碍了其广泛应用;
(3)目前工业化应用的膜生物反应器在运行过程中,膜易受到污染,膜通量下降速度快,当少数量的膜反应元件片的膜通量出现失效时(运行通量小于10L/㎡.h),失效的膜反应元件片根本不能进行相应置换成合格的膜反应元件片,由于膜反应元件片不具备互换性,若要进行相应置换成合格的膜反应元件片,则要对整个MBR膜反应元件进行相应置换成合格的MBR膜反应元件,才能满足工程设计及所需的产水量(膜水量),故造成了膜分离材料的维护和运行成本及其工程造价均偏高,从而MBR膜反应器的性价比差,阻碍了其广泛应用及使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集合生物接触氧化法和MBR过滤法,适用范围广,可对污废水进行高效稳定的处理后达标排放的方法,并提供可实现这种方法的造价低、运行费用低的处理系统。
本发明采取的如下技术方案如下:
生物接触氧化与MBR过滤组合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污水先用生物接触氧化装置进行处理,通过好氧生化反应、吸附及过滤,对污水进行一次处理,除去废污水中的部分污泥和有害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猛,未经凌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28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