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对接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62784.0 | 申请日: | 2022-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8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邓燕龙;王开蓉;侯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正升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F16L1/09;B23K10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诚中致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0 | 代理人: | 杨春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对接 工装 | ||
一种管道对接工装,包括:压紧环、伸缩杆组、调节丝杆、圆环以及压紧件。压紧环数量为两组,其包括沿圆周设置的多个弧形板;伸缩杆组包括中间管以及通过螺纹配合同轴设于中间管两端的伸缩螺杆,且两根伸缩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伸缩螺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两侧的压紧环上。调节丝杆数量与伸缩杆组一致,其下端通过环套套设于中间管外侧,环套侧壁穿设有锁止件;圆环为可拆卸的多段式结构,其一侧沿圆周开设有多处矩形缺口;压紧件与调节丝杆一一对应设置,其沿调节丝杆的轴线方向移动设置。本申请整体结构简单,施工时拆装使用便捷,适应对接相互间具有夹角的管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安装工程施工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对接工装。
背景技术
管道铺设安装,在城市建设以及能源输送中的应用均极为广泛,例如城镇自来水管道、供热管道、输油管道及输气管道等。为提高管道的使用安全及延长寿命,同时为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现有的各类管道通常铺设在地下。多数管道采样管金属制成,通常采用焊接进行对接连接,因为金属制成的管道重量较大,在铺设安装时多数时候需要借助辅助装备对管道进行移动、定位,以便于使相邻两根管道的端部对接,从而方便焊接。
申请号为202011188141.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快速管道对接装置,其利用反正快速扭动装置驱动反正扣拉杆,从而通过卡箍将相邻两段管道聚拢。其方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方案通过滚动支架仅实现了对管道水平高度的调节,未考滤两根管道的同轴度,如此一来其用于导向的导杆及用于拉动管道的反正扣拉杆便很难穿过卡箍上对应的通孔及螺纹孔,其想要顺利安装导杆及反正扣拉杆,首先必须精确控制管道之间的同轴度,如此一来便会增加对接装置的架设难度;第二,其需要同时拧动两个手柄完成管道对接工作,并且此种方案还需要保证两个手柄的旋转速度一致,才能使管道平稳的移动;第三,该方案无法适用于相邻管道间具有些许夹角的情况。
申请号为202210448807.6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供热管道对接焊接工具,其整体结构较为复杂,包括两组支座组件,且每组支座组件均包括有多处需要调节的第一夹持组件及第二夹持组件,导致架设及拆除工序较为复杂,影响施工进度;而且需要用到驱动电机、拉杆电机以及气缸等多个需要用到电源及压力气源的装置,极大的增加了野外铺设时的限制条件,增加施工所需的设备及施工成本,另一方面,该方案也无法适用于相邻管道间具有些许夹角的情况。
申请号为202111310147.7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排水管道对接装置以及对接方法,其通过移动驱动块而使定位圆杆朝中心处运动或者远离,从而对管道形成限位,使对接的管道同轴。但是其架设或拆除时需要从管道的一端套入或是移出,不便于现场施工使用,而且其仅适合用于对接之后能保持同轴的管道对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对接工装,整体结构简单,施工时拆装使用便捷,且无需电气能源,对接前无需精确调整管道之间的同轴度,对接后可有效的对管道之间的同轴度进行调节,并且适应对接相互间具有夹角的管道。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管道对接工装,包括:压紧环、伸缩杆组、调节丝杆、圆环以及压紧件。
压紧环数量为两组,分别用于连接在对接的两根管道上,压紧环包括沿圆周设置的多个弧形板,相邻弧形板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结构;
伸缩杆组包括中间管以及通过螺纹配合同轴设于中间管两端的伸缩螺杆,且两根伸缩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伸缩螺杆朝向伸缩杆组外侧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两侧的压紧环上,且伸缩螺杆相对于压紧环的轴线预定预定的摆动范围。
调节丝杆数量与伸缩杆组一致,其下端通过环套套设于中间管外侧,环套侧壁穿设有锁止件,用切换环套与中间管之间的连接状态,当环套与中间管连接时,中间管与环套同时绕轴线转动,当环套与中间管连接断开时,环套相对中间管绕轴线转动;
圆环一侧沿圆周开设有多处矩形缺口,用于容纳调节丝杆,圆环为可拆卸的多段式结构,使用时圆环套设于管道及所有伸缩杆组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正升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正升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27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