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动作识别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60093.7 | 申请日: | 2022-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5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超;潘礼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40/20 | 分类号: | G06V40/20;G06V10/40;G06V10/82;G06V10/80;G06V40/70;G06K9/62;G06V10/764;G06N3/04;G10L25/18;G10L25/45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韩雪梅 |
地址: | 210094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模态 融合 动作 识别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动作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从动作视频中提取视觉模态数据和听觉模态数据;对视觉模态数据和听觉模态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视觉模态浅层Token序列和听觉模态浅层Token序列;将视觉模态浅层Token序列输入至视觉特征提取网络中,得到视觉模态深度Token序列;将听觉模态浅层Token序列输入至听觉特征提取网络中,得到听觉模态深度Token序列;将视觉模态深度Token序列和听觉模态深度Token序列合并,得到合并后的Token序列;将合并后的Token序列输入至特征融合网络,得到融合交互后的Token序列;将融合交互后的Token序列输入至全连接层,得到动作分类结果。本发明相比于现有的方法识别准确率更高,而且计算消耗更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作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动作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动作识别是计算机视觉、多媒体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其应用方向包括视频监控、机器人人机交互、视频检索、体育比赛分析等。目前主流的动作识别方法大都基于RGB视频,也就是只关注视觉信息,而缺乏对听觉信息的研究。实际上,听觉信息对于动作识别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人类生活中存在大量动作可以通过声音来判断,比如吹口哨、弹奏乐器,并且有些动作仅通过视觉很难分辨,比如“唱歌”和“演讲”。对于这些动作,我们可以使用音频信息进行补充,以获得更高的识别准确率。多模态融合的目标在于充分利用我们身边一切可利用的信息,从而提高模型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能力,以至于最终接近人类甚至超越人类。
目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动作识别方法主要以Transformer作为骨干网络,融合方式主要有三种:早期融合、中期融合和晚期融合。晚期融合最为简单,只需要对独立的音频和视频网络分类得分求取平均值,就可以得到最终的分类结果。早期融合和中期融合都利用了Transformer网络可以处理不同长度序列的特性,无视音视频输入的形式差异问题,在输入Transformer网络之前或是在网络的中间层将音视频模态的特征向量进行连接,从而使得整个模型具备了同时感受听觉和视觉信息的能力。其中,中期融合相比于早期融合,模型的识别准确率更高同时计算复杂度更小。但是,中期融合模型依然存在两个缺点:(1)在跨模态交互之前,模型对视频和音频输入进行了大量不必要的时间建模。(2)对于跨模态建模,没有考虑到每个模态都存在的大量冗余信息,而将两个模态的特征直接连接。这两个缺点使得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剧增,这不利于动作识别方法在移动端或其他低资源消耗的设备上部署。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动作识别方法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动作识别方法,包括:
从动作视频中提取视觉模态数据和听觉模态数据;
对所述视觉模态数据和所述听觉模态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视觉模态浅层Token序列和听觉模态浅层Token序列;
将所述视觉模态浅层Token序列输入至视觉特征提取网络中,得到视觉模态深度Token序列;
将所述听觉模态浅层Token序列输入至听觉特征提取网络中,得到听觉模态深度Token序列;
将所述视觉模态深度Token序列和所述听觉模态深度Token序列合并,得到合并后的Token序列;
将所述合并后的Token序列输入至特征融合网络,得到融合交互后的Token序列;
将所述融合交互后的Token序列输入至全连接层,得到动作分类结果。
可选地,从动作视频中提取视觉模态数据和听觉模态数据,具体包括:
将所述动作视频划分为多个部分;
从每个部分中随机提取1帧RGB图像,得到视觉模态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00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木工程用工地降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离壁式内衬侧墙台车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