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货物投放和回收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59848.1 | 申请日: | 2022-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3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卢秀泉;王金良;冯美;刘曦予;公言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1/12 | 分类号: | B64D1/12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于晓庆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货物 投放 回收 设备 | ||
一种货物投放和回收设备,涉及高空和深井中货物的投放和回收领域,包括:三个钢丝绳投放和回收机构、三个固定件投放和回收机构、多个钢丝绳固定件机构和三根钢丝绳;三组钢丝绳投放和回收机构的轴线组成等边三角形;三根钢丝绳分别对应安装在三个钢丝绳投放和回收机构中;三根钢丝绳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个固定件投放和回收机构分别位于相邻两根钢丝绳组成的平面外侧;每个固定件投放和回收机构中均安装有多个钢丝绳固定件机构。本发明具备钢丝绳自动投放和回收功能,实现了货物的稳定投放与回收,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提高了货物投放和回收的安全性,提高了货物投放和回收的效率和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空和深井中货物的投放和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货物投放和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货物投放和回收方法主要有滑跑降落回收、伞降回收、撞网回收、横式撞线回收、绳钩回收等。这些投放方法大多采用无人机+钢丝绳吊装的形式,如公开号为CN216070524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用于无人直升机的货物投放装置,该装置包括机体、机体底部设有控制柜、控制柜内部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输出轴顶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控制柜底部设有若干个立柱、立柱外壁设有收纳槽、收纳槽内壁活动设有挡杆、挡杆上设有转动轴、若干个立柱下端均设有挂板、挂板底部边缘设有吊绳,吊绳底部悬吊货物。该装置解决了传统货物投放装置结构复杂、挂载货物和投放货物较麻烦,实用性差以及不便于监测挂载货物重量且功能单一的问题。但是该装置存在以下问题:该装置仅通过立柱下端的挂板以及挂板底部边缘的吊绳并采用电动推杆实现悬吊货物,该装置不具备吊绳回收功能,同时在悬吊货物过程中不具备吊绳自动投放功能,降低投放效率;并且若干个立柱下端的吊绳在悬吊货物过程中可能存在相互缠绕情况,可能会使吊装的货物产生晃动,降低货物投放的稳定性,而对于投放准确度较高的使用场景如深井,则无法实现准确投放,特别是对于一些易碎或重量较大的货物,易造成货物损坏,甚至会由于惯性较大而发生货物坠落等危险情况,降低货物投放与回收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货物投放与回收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货物投放和回收设备,包括:
结构组成均相同的第一钢丝绳投放和回收机构、第二钢丝绳投放和回收机构、第三钢丝绳投放和回收机构;所述第一钢丝绳投放和回收机构、第二钢丝绳投放和回收机构、第三钢丝绳投放和回收机构的轴线组成等边三角形;
分别对应安装在第一钢丝绳投放和回收机构、第二钢丝绳投放和回收机构、第三钢丝绳投放和回收机构上的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第三钢丝绳;所述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第三钢丝绳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结构组成均相同的第一固定件投放和回收机构、第二固定件投放和回收机构、第三固定件投放和回收机构;所述第一固定件投放和回收机构位于第一钢丝绳和第三钢丝绳组成的平面外侧,所述第二固定件投放和回收机构位于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组成的平面外侧,所述第三固定件投放和回收机构位于第二钢丝绳和第三钢丝绳组成的平面外侧;所述第一固定件投放和回收机构、第二固定件投放和回收机构、第三固定件投放和回收机构均布置在所述第一钢丝绳投放和回收机构、第二钢丝绳投放和回收机构、第三钢丝绳投放和回收机构下方;
结构组成均相同的第一钢丝绳固定件机构、第二钢丝绳固定件机构、第三钢丝绳固定件机构;所述第一钢丝绳固定件机构、第二钢丝绳固定件机构、第三钢丝绳固定件机构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钢丝绳固定件机构、第二钢丝绳固定件机构、第三钢丝绳固定件机构分别对应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件投放和回收机构、第二固定件投放和回收机构、第三钢丝绳固定件机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钢丝绳投放和回收机构包括:第一机架,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的电机,第二机架,均固定在第二机架上的卷筒、减速器和排绳器;所述卷筒右端与减速器左端相连,减速器右端通过第一联轴器与电机相连,第一钢丝绳缠绕在卷筒上,第一钢丝绳端部通过排绳器导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598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