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用多孔一氧化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58132.X | 申请日: | 2022-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8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冯柳;穆洪亮;吴立清;毛晓璇;赵增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3/113 | 分类号: | C01B33/113;H01M4/4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淄博启智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80 | 代理人: | 任永哲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多孔 氧化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多孔一氧化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一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混合后压制成片状,得到片状复合材料;片状复合材料进行热处理,得到产物;产物粉碎后在去离子水中搅拌,经水洗、醇洗、干燥后,得到锂离子电池用多孔一氧化硅负极材料;
热处理温度为350-400℃,热处理时间为2-2.5h;
锂离子电池用多孔一氧化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氢氧化钠在惰性气氛下研磨,过筛;
(2)将步骤(1)得到的氢氧化钠与一氧化硅在惰性气氛下研磨混合,得到一氧化硅/氢氧化钠混合粉末;
(3)将步骤(2)得到的一氧化硅/氢氧化钠混合粉末压制成片状,得到片状复合材料;
(4)将步骤(3)得到的片状复合材料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得到产物,产物粉碎后在去离子水中搅拌,经水洗、醇洗、干燥后,得到锂离子电池用多孔一氧化硅负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多孔一氧化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氧化硅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1.5-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多孔一氧化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氧化硅的粒径为1-3μm,氢氧化钠的目数为300-6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多孔一氧化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时间为40-6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多孔一氧化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片状为圆片状,片状复合材料的直径为20-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多孔一氧化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时间为12-20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多孔一氧化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洗的次数为3-5次,醇洗的次数为3-5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多孔一氧化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为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8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5813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