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方位透光率在线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54633.0 | 申请日: | 202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12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沈良申;王华勇;钟学文;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世窗光学薄膜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59 | 分类号: | G01N21/59;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孙梦园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方位 透光率 在线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方位透光率在线检测装置,包括活动器、透光率检测器、支撑架和控制器,所述活动器包括行轨和行走台,所述行走台包括驱动电机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行轨由驱动电机驱动而沿着行轨移动,两组所述活动器的行轨分别通过支撑架而安装在待检测的汽车贴膜的上下两侧且上下对应设置,两组所述活动器的行轨均水平设置且与待检测的汽车贴膜的传送方向相垂直,所述透光率检测器包括若干组光线发射头和光线接收头,各组所述光线发射头和光线接收头分别安装在上下两侧的活动器的支撑座之上且上下对应设置,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活动器和透光率检测器电连接,能够对待检测的汽车贴膜的各个点位的透光率进行数据采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光率检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全方位透光率在线检测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贴膜通常为磁控溅射金属膜,即通过高速磁控溅射设备,利用电场和磁场原理,将原子级别的金属粒子高速、均匀地溅射于光学级的基材上,从而制备的具有一层着色层色泽均匀、清晰度佳且隔热效果好的金属层的贴膜。汽车贴膜可利用金属反射原理将外部光线层层反射回原来的区域,从而达到隔热效果,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也就是说,汽车贴膜的隔热效果好坏,主要是由其金属层所决定,而汽车贴膜的紫外线阻隔率、可见光透过率和红外线阻隔率,尤其是红外线阻隔率值,又直接反映了金属层的隔热效果。此外,如果金属着色层不均匀或过厚,还会造成汽车贴膜颜色过深且模糊,清晰度不合格,在阴雨天或者夜晚时会严重影响司机行车视线,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在出厂前必须对金属层的性能进行检测。
现有的汽车贴膜在生产时通常由若干根输送辊进行输送,且宽度一般达到2m左右。因此,工人在利用手持检测仪对汽车贴膜进行检测时,基本上只能够检测到其两侧的部位,难以检测到中部位置,从而无法对其金属层的性能进行充分评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方位透光率在线检测装置,能够对待检测的汽车贴膜的各个点位的透光率进行数据采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方位透光率在线检测装置,包括活动器、透光率检测器、支撑架和控制器,所述活动器包括行轨和行走台,所述行走台包括驱动电机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行轨由驱动电机驱动而沿着行轨移动,两组所述活动器的行轨分别通过支撑架而安装在待检测的汽车贴膜的上下两侧且上下对应设置,两组所述活动器的行轨均水平设置且与待检测的汽车贴膜的传送方向相垂直,所述透光率检测器包括若干组光线发射头和光线接收头,各组所述光线发射头和光线接收头分别安装在上下两侧的活动器的支撑座之上且上下对应设置,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活动器和透光率检测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行轨的顶面设有若干条条形通槽,所述行轨的前后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若干条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贯通行轨的左右两端中的至少一端,所述支撑座包括上支撑板、主动轮、被动轮、紧固件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分别设置在行轨的上下两侧且设有与各条条形通槽相对应设置的若干个上通孔和下通孔,若干个所述紧固件分别穿过上通孔、下通孔和条形通槽从而将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安装在行轨的上下两侧,所述主动轮和若干个被动轮分别可转动式连接在支撑板的底面,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支撑板的顶面并驱动主动轮转动,各个所述被动轮分别伸入条形凹槽之中,部分所述被动轮的轮面与主动轮的轮面相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靠近行轨的一侧可转动式连接有若干个滚珠。
作为优选,所述主动轮和被动轮的轮体之外分别包缠有粗糙胶皮。
作为优选,所述光线发射头包括紫外线发射头、红外线发射头和可见光发射头,所述光线接收头包括紫外线接受头、红外线接受头和可见光接受头。
作为优选,所述行轨的底面左右两端还安装有行程开关,所述控制器与行程开关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行轨的长度大于待检测的汽车贴膜的宽度,当所述行走台移动至行轨的左右两端时,各个所述光线发射头所发射的光线可不被待检测的汽车贴膜所遮挡从而被光线接收头所完全接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世窗光学薄膜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世窗光学薄膜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546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