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地下工程施工用支护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48956.9 | 申请日: | 2022-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9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 发明(设计)人: | 程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2D17/08 | 分类号: | E02D17/08;E02D29/045 |
| 代理公司: | 合肥信诚兆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9 | 代理人: | 裴爽 |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地下 工程施工 支护 系统 | ||
1.组合式地下工程施工用支护系统,包括依次排布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H型结构的固定架(1),两组所述固定架(1)之间的底部设置有引导机构(4)、设置在引导机构(4)两端与固定架(1)连接的调整机构(5)、设置在引导机构(4)顶部且与固定架(1)滑动连接的封盖机构(7)、设置在两组封盖机构(7)之间的顶部连接机构(6),所述固定架(1)的底部均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内部安装有与调整机构(5)连接的升降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地下工程施工用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机构(4)包括基板(41)、开设在基板(41)两端顶部的内凹槽(42)、贯穿在基板(41)两端底部的容纳槽(45)、开设在内凹槽(42)底部与容纳槽(45)连通的两组插接孔(43)、与两组插接孔(43)对接的U型结构的压紧板(44)、开设在内凹槽(42)两侧顶部且沿基板(41)长度方向设置的圆弧形结构的引导槽(46),基板(41)一端的容纳槽(45)固接有对接板(47),基板(41)另一端的容纳槽(45)开设有与对接板(47)卡接的卡接孔(4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地下工程施工用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5)包括中空结构的调整杆(51)、固接在调节杆(51)内部的挡板(52)、与挡板(52)滑动套接的挤压杆(53)、固接在挤压杆(53)靠近引导机构(4)一端的梯形结构的抵触块(54)、固接在抵触块(54)与挡板(52)之间的弹簧一,所述调整杆(51)靠近引导机构(4)的一端的一侧固接有与引导机构(4)活动套接的旋转杆一,调整杆(51)靠近引导机构(4)一端的顶部开设有伸入孔(510),所述调整杆(51)远离引导机构(4)一端固接有旋转杆二(55),旋转杆二(55)的另一端活动套接有安装座(56),所述安装座(56)内部预留有与旋转杆二(55)同轴设置的圆柱形结构的腔体(57),所述腔体(57)的内部安装有与旋转杆二(55)固接的转动板(59),且转动板(59)与腔体(57)内侧壁滑动连接,转动板(59)的一侧安装有与腔体(57)内侧壁固接的阻挡板(5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地下工程施工用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与安装槽(2)滑动套接的活动杆(31),活动杆(31)的顶部固接有推动杆(32),推动杆(32)顶部外圈滑动套接有与安装槽(2)顶部内侧壁固接的套管(33),套管(33)顶部固接有与固定架(1)固接的导管(34),导管(34)另一端与调整机构(5)固接,活动杆(31)的底部活动套接有转盘(35),转盘(35)的底部固接有滚轮(3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地下工程施工用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机构(7)包括与固定架(1)固接的调节单元(71),调节单元(71)的顶部输出端连接有与固定架(1)滑动连接顶部设置有开口的U型结构的支撑架(73),支撑架(73)的顶部开口处活动套接有偏转轴(74),偏转轴(74)的外圈固定套接有盖板(75),盖板(75)远离引导机构(4)的一侧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存放槽(76),存放槽(76)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撑板(77),撑板(77)远离盖板(75)的一侧安装有与支撑架(73)固接的加强板(78),加强板(78)靠近盖板(75)的一侧底部开设有阻挡孔(7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地下工程施工用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71)包括与固定架(1)固接的横板,横板转动连接有螺杆,螺杆的顶部螺纹套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外圈滑动套接有与横板顶部固接的导向管,伸缩杆的顶部与支撑架(73)底部固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地下工程施工用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远离引导机构(4)的一侧顶部固接有横梁(8),封盖机构(7)位于固定架(1)顶部开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学院,未经铜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895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