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慢回弹聚氨酯海绵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43347.4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32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叶丞;杨妍霏;汤振英;张聪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栖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66;C08G18/50;C08G18/48;C08G18/32;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王荷英 |
地址: | 21004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回弹 聚氨酯 海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慢回弹聚氨酯海绵及其制备方法,由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醚多元醇A:50‑90份;聚醚多元醇B:10‑50份;去离子水:2‑5份;匀泡剂:0.15‑0.35份;催化剂1:0.14‑0.26份;催化剂2 0.2‑0.5份;改性MDI:36.5‑77份;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慢回弹聚氨酯海绵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调节配方,可以制备密度在35‑75Kg/m3,回弹时间5‑10秒,所制备的海绵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阻燃性和压缩永久形变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氨酯软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燃慢回弹聚氨酯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回弹海绵,又称“记忆绵”,通常由A组分和B组分混合反应而成:A组分包括:聚醚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发泡剂、匀泡剂、催化剂、抗氧剂及其他助剂组成;B组分可以选择用TDI、粗MDI、改性MDI等。其广泛应用于家居行业,且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这类海绵在发生火灾时极易被点燃,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如何增加此类海绵的阻燃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提升聚氨酯海绵的阻燃性主要是添加阻燃剂,即通过在配方中添加阻燃剂,从而来达到阻燃的效果。这种方式的弊端就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添加的阻燃剂会发生迁移,不但影响海绵的阻燃效果,也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中国专利CN202010951035.9公开了一种高阻燃慢回弹记忆聚氨酯海绵及其加工工艺,通过添加阻燃剂的方式从而实现泡沫的阻燃效果。另中国专利CN202110499248.7公开了一种新型阻燃慢回弹防火砖的制备方法,其也是通过在配方中添加阻燃剂来达到阻燃效果。中国专利CN201210563372.6公开了一种阻燃改性 MDI及其制备方法,其在合成改性MDI过程中加入含有卤素的阻燃改性剂,含有卤素的聚氨酯制品虽有阻燃效果,但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对人体造成伤害。本发明无需添加阻燃剂,将阻燃元素磷引入改性MDI中,所制备的慢回弹聚氨酯海绵阻燃效果明显能够做到离火自熄,海绵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压缩永久形变小和手感舒适的优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慢回弹聚氨酯海绵及其制备方法,不添加阻燃剂,将含有阻燃元素的醇类物质通过与多异氰酸酯反应引入到改性MDI中,再与A组分反应,可以制备密度在40-75Kg/m3,回弹时间5-10秒,所制备的海绵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阻燃性和压缩永久形变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燃慢回弹聚氨酯海绵,由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
聚醚多元醇A:50-90份,优选60-80;
聚醚多元醇B:10-50份,优选20-40;
去离子水:2-5份;
匀泡剂:0.15-0.35份;
胺催化剂:催化剂1:0.14-0.26份;
催化剂2:0.2-0.5份;
改性MDI:36.5-77份;
进一步地:所述聚醚多元醇A羟值为40-44,官能度为2.5-4.5,优选3.5,环氧乙烷含量占聚醚多元醇A分子量的60-80%,优选75%;所述聚醚多元醇B羟值53-59,官能度为1.5-3.5,优选2,环氧乙烷含量占聚醚多元醇B分子量的0-30%,优选15%;所述改性MDI的NCO 含量为26.1±0.5%。
进一步地:所述匀泡剂为DC5357。
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剂1为反应型叔胺类催化剂Dabco RP204;所述催化剂2为低气味强发泡叔胺催化剂Dabco TL。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MDI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栖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栖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33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