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温变色降温拒热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42779.3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59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桥;许涛;张勇;丁晓东;方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圣山科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00 | 分类号: | D06P1/00;D06P1/52;D06P1/642;D06P3/80;D06N3/14;D06N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降温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功能性面料领域,公开了一种感温变色降温拒热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降温拒热浆料涂布到碳素纤维基布表面,经烘干后在碳素纤维基布表面形成降温拒热涂层;采用感温变色印花浆料,在降温拒热涂层表面进行印花,而后进行焙烘,获得感温变色降温拒热面料;所述感温变色印花浆料包括以下成分:可逆感温变色微胶囊,水性超支化聚氨酯,固化剂,溶剂。本发明通过在碳素纤维基布表面涂布降温拒热浆料,并用感温变色印花浆料进行印花,能够使获得的布料兼具感温变色和降温拒热、抗紫外线功能,且可逆感温变色微胶囊在面料中具有较高的粘合牢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性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温变色降温拒热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的功能化和智能化表现出了更高的需求。其中,对温度具有响应性的感温变色面料,可使面料颜色丰富多彩,将功能、时尚等融为一体,深受市场青睐。目前,各种颜色和变色温度的感温变色微胶囊已有广泛研究,但感温产色纺织品大多只起到感温变色作用,功能单一,而对于户外强光照射下,特别是夏天高温酷热天气,能同时实现感温变色和拒热降温高抗紫外功能的面料将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
例如,专利CN201710733599.3公开了一种温变印花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面料坯布依次进行温变色涂料涂抹、柔软复定型、烘干;在温变色涂料涂抹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印花色浆包括可逆感温微胶囊,可逆感温微胶囊平均直径在2微米-7微米之间,可逆感温微胶囊外壁为厚度在0.2微米-0.5微米之间的透明环氧树脂。该专利能实现较好的感温变色效果,但无法实现拒热降温高抗紫外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同时实现感温变色和拒热降温高抗紫外功能的面料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温变色降温拒热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在碳素纤维基布表面涂布降温拒热浆料,并用感温变色印花浆料进行印花,能够使获得的布料兼具感温变色和降温拒热、抗紫外线功能,且可逆感温变色微胶囊在面料中具有较高的粘合牢度。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温变色降温拒热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降温拒热浆料涂布到碳素纤维基布表面,经烘干后在碳素纤维基布表面形成降温拒热涂层;
(2)采用感温变色印花浆料,在降温拒热涂层表面进行印花,而后进行焙烘,获得感温变色降温拒热面料;所述感温变色印花浆料包括以下成分:可逆感温变色微胶囊,水性超支化聚氨酯,固化剂,溶剂。
本发明采用可逆感温变色微胶囊和粘合剂(水性超支化聚氨酯)复配的印花浆料,通过印花的方式在面料上形成图案,当温度变化时,图案会显现出不同的颜色,增加了时尚感。同时,本发明采用碳素纤维基布,并在其表面设置降温拒热涂层,对紫外线和可见光具有较强的反射性和吸收性能,因而能使面料具有较好的遮光抗紫外线效果,通过阻挡可见光和紫外线的穿透,还能实现较好的降温拒热效果。因此,本发明的面料兼具感温变色和降温拒热高抗紫外功能,可广泛用于帐篷、伞、车罩等户外产品中。
此外,本发明采用水性超支化聚氨酯作为印花浆料中的粘合剂,其具有较多的活性官能团,以及较高的支化度,能够提高可逆感温变色微胶囊在降温拒热涂层表面的粘合牢度。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感温变色印花浆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可逆感温变色微胶囊10~15份,水性超支化聚氨酯8~20份,固化剂1~1.5份,溶剂30~60份。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感温变色印花浆料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增稠剂0.2~1.2份。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焙烘的具体过程如下:先在80~90℃下预烘4~8min,再在150~160℃下焙烘2~3min。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降温拒热浆料包括改性膨胀石墨;所述改性膨胀石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圣山科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圣山科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27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