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恶臭假单胞菌PP_3142基因敲除突变株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39697.3 | 申请日: | 2022-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95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惠忠;谢小保;施庆珊;王颖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78;C12N15/66;C12N15/54;C02F3/34;C12R1/4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陈洁娣;刘明星 |
地址: | 510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恶臭 假单胞菌 pp_3142 基因 突变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液面生物膜形成能力被削弱的恶臭假单胞菌PP_3142基因敲除突变株,其特征在于,是将恶臭假单胞菌的PP_3142基因第72bp到第1190bp区域进行无痕敲除后获得,所述的PP_314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变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恶臭假单胞菌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KT2440,其保藏编号为ATCC No.47054。
3.一种削弱恶臭假单胞菌液面生物膜形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恶臭假单胞菌野生株中的糖转移酶基因PP_3142第72bp到第1190bp区域进行无痕敲除,所述的PP_314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恶臭假单胞菌野生株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PP_3142基因的上游和下游片段;
(2)使用SacI单酶切pDS3.0,并切胶回收;
(3)PP_3142基因的上、下游片段通过一步无缝连接法连入线性化质粒pDS3.0,构建敲除载体pDS-3142,然后转化大肠杆菌S17-1;
(4)将携带有敲除载体pDS-3142的大肠杆菌S17-1与恶臭假单胞菌野生株混合孵育进行接合转移,使pDS-3142进入恶臭假单胞菌野生株中,然后涂布在庆大霉素和氯霉素抗性筛选LB平板上,获得一次交换重组子;
(5)将一次交换重组子用LB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并涂布在含蔗糖的LB平板上,培养并挑取单菌落,使用鉴定引物鉴定敲除PP_3142基因的恶臭假单胞菌PP_3142基因敲除突变株。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恶臭假单胞菌野生株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KT2440,其保藏编号为ATCC No.4705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增PP_3142基因的上游和下游片段的引物序列为:
3142upS:5'-TACCGCATGCGATATCGAGCTC CCAGCCTGCAAACCTATCTG-3';
3142upA:5'-GCCTGGATGGCGTTACTGA-3';
3142dnS:5'-TCAGTAACGCCATCCAGGC TGACACTTTGTATTCGCAGGAT-3';
3142dnA:5'-TGTGGAATTCCCGGGAGAGCTC CACCTTCAACCGCAACCAC-3'。
所述的鉴定引物的序列为:
3142wS:5'-CCGGCAACCCTACCTGGA-3';
3142wA:5'-TGCCGAGTGGGAGTTCTACCTG-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庆大霉素在LB平板中的浓度为40μg/mL,氯霉素在LB平板中的浓度为25μg/mL;步骤(5)中的蔗糖在LB平板中的浓度为10%m/v。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恶臭假单胞菌PP_3142基因敲除突变株在水体环境治理和修复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恶臭假单胞菌PP_3142基因敲除突变株能在固体表面正常形成生物膜,但其液面生物膜形成能力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未经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969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