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记录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35686.8 | 申请日: | 202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74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富宅纯平;都筑邦治;浅井晋平;永井伸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B81/64 | 分类号: | E05B81/64;E05B81/66;B60R25/10;B60R2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周宏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信息处理 装置 方法 以及 记录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车辆、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记录有程序的记录介质,该车辆具备:确认部(122),在将车辆的门上锁时,对为了进行上述门的上锁而使用的信息处理装置是否位于上述车辆内进行确认;判定部(124),在通过上述确认部未确认到上述信息处理装置位于上述车辆内的情况下,判定从上述门被上锁起在规定时间内是否检测到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振动或者移动;以及工作部(126),在通过上述判定部未检测到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振动或者移动的情况下,使警报工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6-56614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在车辆门的上锁情景下能够防止电子钥匙被关入车内的电子钥匙系统。在该电子钥匙系统中,当进行了指示车辆的门上锁的规定操作时,车载装置的车辆侧接收机构基于判定为电子钥匙位于车内这一情况来接收电子钥匙发送的解锁信号,门上锁控制机构基于接收到解锁信号这一情况来将门解锁。
在为了进行门的上锁而使用的信息处理装置被放置于车辆内的情况下,考虑使警报工作来让用户注意信息处理装置的遗忘。
这里,即便是为了进行门的上锁而使用的信息处理装置被放置于车辆内的情况,也可能误检测为该信息处理装置不存在于车辆内。在发生了这样的误检测的情况下,可认为尽管实际上信息处理装置被放置于车辆内,但由于警报不工作,所以用户也不会注意到信息处理装置的遗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即便是无法确认为了进行门的上锁而使用的信息处理装置存在于车辆内的情况也能够使用户注意到信息处理装置的遗忘。
第1方式是一种车辆,其中,具备:确认部,在将车辆的门上锁时,确认为了进行上述门的上锁而使用的信息处理装置是否位于上述车辆内;判定部,在通过上述确认部未确认到上述信息处理装置位于上述车辆内的情况下,判定从上述门被上锁起在规定时间内是否检测到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振动或者移动;以及工作部,在通过上述判定部未检测到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振动或者移动的情况下,使警报工作。
在第1方式的车辆中,当将车辆的门上锁时,确认部确认为了进行上述门的上锁而使用的信息处理装置是否位于上述车辆内。在通过上述确认部未确认到上述信息处理装置位于上述车辆内的情况下,判定部判定从上述门被上锁起在规定时间内是否检测到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振动或者移动。而且,在通过上述判定部未检测到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振动或者移动的情况下,工作部使警报工作。这里,“为了进行门的上锁而使用的信息处理装置”是登记有数字钥匙的信息处理装置,是指能够通过对于信息处理装置的操作来进行门的上锁的信息处理装置。根据该车辆,即便是无法确认为为了进行门的上锁而使用的信息处理装置存在于车辆内的情况,也能够使用户注意到信息处理装置的遗忘。
第2方式的车辆是在第1方式的车辆的基础上完成的,上述判定部基于从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向上述车辆发射的电波强度的变化来检测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移动。
第2方式的车辆基于从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向上述车辆发射的电波强度的变化来检测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移动。这里,“从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向上述车辆发射的电波强度”是指在上述信息处理装置与上述车辆之间的通信时发射的电波强度。根据该车辆,能够利用从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向上述车辆发射的电波强度来检测信息处理装置的移动。
第3方式的车辆是在第1或者第2方式的车辆的基础上完成的,在通过持有为了进行上述门的上锁而使用的物理钥匙的用户与门把手接触的操作来将上述门上锁时,上述确认部对上述信息处理装置是否位于上述车辆内进行判定。
第3方式的车辆在通过持有为了进行上述门的上锁而使用的物理钥匙的用户与门把手接触的操作来将上述门上锁时,对上述信息处理装置是否位于上述车辆内进行判定。这里,“为了进行门的上锁而使用的物理钥匙”是指能够通过对于钥匙的操作来进行门的上锁的钥匙。根据该车辆,在有可能发生信息处理装置的遗忘的门的上锁操作中,能够使用户注意到信息处理装置的遗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56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