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花茶成年树二次抽梢的栽培管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35276.3 | 申请日: | 202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6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远湖;符笋;王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国茗金花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10;A01G7/06;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802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花 成年 二次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金花茶栽培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促进金花茶成年树一年内二次抽梢的栽培管理方法。在可管控光照时数和温度的大棚内种植金花茶,通过调控大棚光照时数和温度,阻止金花茶进入休眠状态,配合营养供给和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促使金花茶持续生长,萌芽抽梢,提高金花茶单位面积叶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花茶栽培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促进金花茶成年树一年内二次抽梢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Chi)为山茶科山茶属金花茶组植物,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世界珍稀植物和名贵观赏植物,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茶族皇后”。金花茶不但可作观赏,而且其花、叶可制茶、入药,是药食两用植物,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金花茶1960年被发现以来,对金花茶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驯化栽培、化学成分分析、药理功效等方面,对金花茶增效栽培技术的研究非常少,仅见有施肥量对新梢数及其长度的影响研究。如广西师范大学报道了不同施肥用量对金花茶的单株平均新梢抽梢数、平均抽梢长有显著影响;广西林科院开展了7种越南金花茶生物学特性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开展了珍稀濒危植物金花茶种子繁殖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金花茶组植物已发现有27种,《广西中药材标准》中记载利用的金花茶为普通金花茶和显脉金花茶。广西区域栽培或野生的普通金花茶和显脉金花茶进入成年(5年树龄)后生长缓慢,一般在每年的11~12月仅抽新梢一次,也有个别植株在3月份零星抽梢的现象,但梢量极小,约为正常抽梢数量的5%左右。金花茶在主产区广西防城区的主要生长时期为11月~翌年3月,11月~翌年3月各月白天平均气温为23~25℃、各月平均日照时数为11.1~12.0小时,在这适宜的气温和日照下金花茶持续生长。4月后温度逐渐上升,日照时数逐渐增长,金花茶生长逐渐进入半休眠或休眠状态。金花茶虽然在6月初开始萌动,但生长非常缓慢,至10月的约4个月时间里芽生长约1.5cm,6~10月间基本停止生长,11月新芽才开始正常生长。因为金花茶成年树一年只抽梢一次,金花茶年叶产量低,人工栽培10年生的金花茶园年亩产鲜叶约250~350斤,造成金花茶叶原料成本高、价格贵,削弱了金花茶产品市场竞争力。目前,产品加工上对金花茶叶原料的需求旺盛,农业生产通过大面积扩种对缓解金花茶原料供求矛盾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能解决金花茶叶原料成本高的问题。栽培上还可以通过精细的管理措施如合理增施肥料来增加金花茶每次抽芽的芽头数量来提高单产,但这种方法提高单产的幅度相当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金花茶叶原料的供需矛盾。所以通过栽培管控方法促进金花茶增加抽梢次数,对提高金花茶年亩产量及解决金花茶叶原料供需矛盾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金花茶成年树一年抽梢一次的问题,提供一种金花茶成年树二次抽梢的栽培管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金花茶成年树二次抽梢的栽培管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建设光温调控大棚:大棚的顶层为可调控遮光率50~95%的黑色遮阳网,在距遮阳网50~100cm下方搭建可遮光降温的大棚,大棚高3~4m,大棚的降温效果达到8~10℃。
2、在大棚内定植扦插繁殖的金花茶苗木,株距1~2m,行距2~3m。
3、4月至10月对大棚内光照时数及温度进行管控:每天光照时数为11~12小时,大棚内温度23~25℃。
4、分别于3月和9月根施有机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5、4月和10月每隔7天喷施一次0.1~0.3%尿素与10~20ppm赤霉素的混合液,连喷4次。
优选地,步骤2所述扦插繁殖的金花茶苗木,是4年生的显脉金花茶或金花茶2号(叶用)苗木。
优选地,步骤4所述的有机肥,是5年生金花茶施用量为5公斤,树龄每增加1年的用肥量是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增加20%,施肥量达到25公斤后不再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国茗金花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国茗金花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52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