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靶向形变的共组装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31592.3 | 申请日: | 202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5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莉莉;刘娇;张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K47/42 | 分类号: | A61K47/42;A61K9/107;A61K45/00;A61P31/0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边人洲 |
地址: | 10019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靶向 形变 组装 纳米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靶向形变的共组装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共组装纳米材料包括第一多肽单体和第二多肽单体;所述第一多肽单体包括疏水分子、组装肽和功能肽;所述第二多肽单体包括疏水分子、组装肽和间隔肽;所述功能肽包括如SEQ ID NO.1~5中任意一种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共组装纳米材料共组装完成时的初始形态为纳米胶束,可将抗菌或抗肿瘤药物包裹在纳米胶束内,当其到达细菌或肿瘤细胞表面时,由纳米胶束形变为纳米纤维结构,将内包载的药物释放,而当其到达正常状态的细胞表面时则不发生形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领域,涉及一种能够靶向形变的共组装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纳米材料在生物应用材料的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提高纳米材料的生物功能,研究人员开发了各种策略来提高纳米材料在目标位置的积累和滞留,例如,高通透性和滞留(EPR)效应、主动靶向机制,长效血液循环等等。基于以上概念,人们致力于设计并合成物理化学性能易于控制的纳米材料,例如尺寸、形态、电荷、表面化学、有效负载量和稳定性。
目前纳米材料被广泛用作药物载体,进行抗菌或抗肿瘤的相关治疗,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纳米材料往往只起到载体的作用,抗菌或抗肿瘤的效果还是取决于其负载的药物。
可控的纳米材料制备是材料领域一贯的追求,这种可控不仅体现在纳米尺度的均匀度、表面化学性质的统一性,也体现在制备方法的可控性。因此,若能基于纳米材料结构上的可控性,实现靶向细菌或肿瘤细胞后,利用纳米材料的结构变化,精准释放负载的药物,促进药效的发挥,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靶向形变的共组装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靶向形变的共组装纳米材料,所述共组装纳米材料包括第一多肽单体和第二多肽单体;
所述第一多肽单体包括疏水分子、组装肽和功能肽;
所述第二多肽单体包括疏水分子、组装肽和间隔肽;
所述功能肽包括如SEQ ID NO.1~5中任意一种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其中,第一多肽单体与第二多肽单体中的疏水分子和/或组装肽需要相同。
所述靶向形变是指:所述共组装纳米材料靶向到细菌或肿瘤细胞表面时,由纳米胶束形变为纳米纤维结构。所述共组装纳米材料带正电,而细菌或肿瘤细胞表面带负电,因此可通过静电作用进行靶向。
SEQ ID NO.1:WRLRWKTRWRLK;
SEQ ID NO.2:FRFRGKKWWKKWDipK;
SEQ ID NO.3:GFRGSTWWSRWWR;
SEQ ID NO.4:DabDabRADabDabFFDabDabPRVIGVSIPF
SEQ ID NO.5:GKKWWKKWDipK。
其中,Dip:L-3,3-二苯基丙氨酸,是一种非天然氨基酸,Dab:2,4-二氨基丁酸,是一种非天然氨基酸。
所述第一多肽单体包括通过酰胺键依次连接的疏水分子、组装肽与功能肽;
所述第二多肽单体包括通过酰胺键依次连接的疏水分子、组装肽与间隔肽。
优选地,所述组装肽包括如SEQ ID NO.6~12中任意一种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6:AFFA;
SEQ ID NO.7:VFF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未经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15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