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支撑体陶瓷微粉制备用球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30026.0 | 申请日: | 202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1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博;冯绍华;李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仕新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10 | 分类号: | B02C17/10;B02C17/24;B02C17/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左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2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247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支撑 陶瓷 制备 球磨机 | ||
本发明涉及物料粉碎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多孔支撑体陶瓷微粉制备用球磨机,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与驱动轴固定连接,连接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支架,连接板与驱动轴固定连接,连接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支架,限位支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撞击球,使得撞击装置在转动的过程中,位于限位支架底部的撞击球的高度不断升高,直至撞击球达到一定高度并沿着限位支架下滑,并与位于滚转筒内腔底部的陶瓷进行撞击,并将陶瓷碎片粉末化,这种结构的球磨机可是陶瓷与撞击球完全分离,使得撞击球自身的重力势能只有小部分被撞击球与限位支架之间的摩擦消耗,撞击球大部分的重力势能能够转化为动能并作用于传动盘内部的陶瓷上,从而提高了球磨机的粉碎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粉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孔支撑体陶瓷微粉制备用球磨机。
背景技术
球磨机是一种工业生产非常常见的机械设备,能够将大颗粒材料在撞击的作用下转化为粉末状物料,传统的球磨机由动力设备,传动设备、滚筒、撞击球构成,使用时,将物料加入到滚筒中,同时动力设备和传动设备带动撞击球和物料进行翻转,高处的撞击球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滚落,并撞击物料,从而实现对物料的粉碎,这种结构的球磨机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成本低廉等优点,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球磨机。
虽然现有的球磨机具有上述的诸多优点,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滚筒承受巨大的摩擦和撞击,滚筒的厚度较大,导致其总质量较大,在驱动其进行运行的过程功耗较大,造成使用成本过高的问题,此外,撞击球在高处滚落的过程中会与其他的撞击球和物料接触,造成动能被消耗,造成撞击效果降低,对此,本申请文件提出一种多孔支撑体陶瓷微粉制备用球磨机,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多孔支撑体陶瓷微粉制备用球磨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支撑体陶瓷微粉制备用球磨机,具备功耗低,撞击球动能高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孔支撑体陶瓷微粉制备用球磨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靠近两端的位置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右轴座和左轴座,所述右轴座和左轴座的一侧均开设有圆形通孔,且该圆形通孔的内部均固定套接有轴承,所述右轴座一侧并与轴承对应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轴板,所述底座顶部位于左轴座一侧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动力机,所述底座顶部位于动力机一侧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组,所述动力机输出轴与传动齿轮组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轴承内圈的内部固定套接有滚转装置,所述滚转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行星减速齿轮,所述轴板一侧位于中心的位置上活动套接有破碎装置,所述破碎装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组输出端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滚转装置包括滚转筒,所述滚转筒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动盘,所述传动盘与行星减速齿轮的行星轮输出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行星减速齿轮太阳轮的输入端与破碎装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破碎装置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轴与行星减速齿轮太阳轮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驱动轴与轴板活动套接,所述驱动轴外表面位于滚转筒内部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撞击装置。
优选的,所述撞击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支架,所述限位支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撞击球,所述限位支架外表面靠近两端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阻隔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两端与滚转筒的内壁相接近。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仕新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仕新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00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道路场景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风机叶片位置传感器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