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橘桔姜草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28851.7 | 申请日: | 2022-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4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然;胡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元(宁波)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20;A61K47/26;A61K47/32;A61K47/69;A61P11/10;A61P3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921 | 代理人: | 杨晓丽 |
| 地址: | 315121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橘桔姜草 咀嚼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橘桔姜草咀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橘桔姜草咀嚼片包括以下成分:橘皮、桔梗、干姜和甘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橘桔姜草咀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橘皮、桔梗、干姜和甘草的比例为1:0.5:1:1。
3.一种橘桔姜草咀嚼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原药预处理:取原药材橘皮、桔梗、干姜和甘草,分别进行清洗处理,将洗净的原药材放入流化床干燥机内进行干燥处理,原药材从进料口进入机内,干燥的原药材由排料口排出;
S2原药粉碎:将S1中干燥处理后的原材料通过超微粉碎技术放入高湍流粉碎机进行粉碎,使之达到微中药级;
S3生物特征频谱测定:将S2中得到的微中药进行生物特征频谱测定,以确保微中药生物偏性不会被破坏;
S4微中药载体化:将S3中通过测定的原材料通过固体分散法、包合法、微乳化法或脂质体合成法进行提取;
S5制粒加工:将S4中的载体化药物与辅料一同放入容器中,混合均匀,制成药物颗粒;
S6压片:将S5中的药物颗粒放入压片机中进行压片成型,制成药片;
S7检测:将S6中的药片进行安全质量检测;
S8包装:将S7中检测合格的药片进行包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橘桔姜草咀嚼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原药粒径为小于1μ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橘桔姜草咀嚼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对粉碎后的原材料进行固体分散法的步骤为:将粉碎后的原材料与甘露糖共同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并对溶剂进行加热,蒸去有机溶剂后使药物与甘露糖同时析出,得到药物与甘露糖混合而成的共沉淀物,将共沉淀物干燥后获得药物粒子,药物以微粉、微晶或分子态均匀分散在无生理活性的甘露糖中;对药物包埋于不同性质的高分子聚合物中,可形成速释型或缓释型固体分散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橘桔姜草咀嚼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对粉碎后的原材料进行包合法的步骤为:取β环糊精加入2~5倍量的水混合,研匀,将粉碎后的原材料加入β环糊精,充分研磨至成糊状物,通过10~40度低温干燥后,用适宜的有机溶剂洗净,再干燥即得主-客体包合物,形成药物粒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橘桔姜草咀嚼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对粉碎后的原材料进行微乳化法的步骤为:将乳化剂溶于水中,在激烈搅拌下将油相加入,得到O/W型乳液;将粉碎后的原材料与O/W型乳液混合而得胶体分散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橘桔姜草咀嚼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对粉碎后的原材料进行脂质体合成法的步骤为:将磷脂与胆固醇等类脂质及粉碎后的原材料共溶于乙醚中制成药液,在磁力搅拌条件下将此药液用注射器缓缓注入加热至5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不断搅拌至乙醚除尽,制得大多孔脂质体,纳米脂质体的药物以微中药级分散于脂质体双分子层中。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橘桔姜草咀嚼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5的辅料中矫味剂选择甘露醇和山梨醇;黏合剂选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乙醇溶液。
10.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一种橘桔姜草咀嚼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药物在载体中的粒径小于100nm,且S4中固体分散技术所用的有机溶剂可选择氯仿、无水乙醇、95%乙醇、丙酮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元(宁波)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纳元(宁波)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2885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