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错层灭火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927971.5 | 申请日: | 2022-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0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安元 |
| 主分类号: | A62C31/03 | 分类号: | A62C31/03;A62C31/28;A62C37/40;A62B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佰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64 | 代理人: | 吕玲玉 |
| 地址: | 24724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灭火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错层灭火装置,包括爬杆总成、安装调节机构、灭火组件和监控组件,所述爬杆总成包括一号爬杆和二号爬杆,一号爬杆的底端和二号爬杆顶端之间可转动连接,一号爬杆和二号爬杆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横担,一号爬杆的顶端固定有曲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错层灭火装置的使用方法。本申请的装置破窗后通过高压管将下层灭火器内的灭火介质由旋转喷头喷出,实现由下层房间对上层房间的灭火工作,同时可通过监控组件实时对上层房间的火情观察,待灭火后,可通过爬杆爬升至上层房间内实现后续的灭火工作,整个灭火方法便捷,最大保障救火人员的情况下的安全作业,从而减少财产和生命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设施领域,具体为一种错层灭火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老旧小区或者离消防站较远的社区如果消防设施不是很完善或者路途原因,消防车不能第一时间到达火灾现场的情况下,在出现火情时,火苗朝上燃烧,跟随风向蔓延,人员无法通过消防车平台以及高压水枪进行救火,最终会导致救火不及时,造成人民财产和生命损失,针对这一情况,如何实现不依靠消防车的情况下从下楼层向上楼层灭火,同时进入灭火楼层房间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错层灭火装置及方法,从下楼层向上楼层灭火后,由下楼层进入上楼层的房间,最大保障救火人员的情况下的安全作业,从而减少财产和生命损失,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错层灭火装置,包括爬杆总成、安装调节机构、灭火组件和监控组件,所述爬杆总成包括一号爬杆和二号爬杆,一号爬杆的底端和二号爬杆顶端之间可转动连接,一号爬杆和二号爬杆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横担,一号爬杆的顶端固定有曲臂,曲臂的另一端设有破窗器,曲臂底面远离一号爬杆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杆,曲臂上表面的固定钢板上开设有安全孔;
所述安装调节机构包括一竖向设置的升降柱,升降柱的顶部固定有横杆,横杆的端部与一号爬杆的底端可转动连接;
所述灭火组件包括安装于曲臂上表面的旋转喷头,旋转喷头的入口连接有高压管,高压管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曲臂和一号爬杆的内腔通过带止逆阀快速接头与灭火器连接;
所述监控组件包括固定于曲臂上表面且与显示设备连接的摄像头。
进一步限定,所述曲臂的上表面靠近破窗器的一端固定有喷头座,喷头座的外侧设有防护罩,喷头座内腔开设有环形的轨道槽,所述旋转喷头表面的旋转轨道于轨道槽内滑动连接。
进一步限定,所述喷头座的内腔壁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有刹车片和复位弹簧,刹车片上固定有套管拉绳,套管拉绳的另一端穿过曲臂和一号爬杆的内腔与调整开关连接。
进一步限定,所述升降柱包括一套筒,套筒的两端分别螺接有顶升座,两个顶升座的螺纹方向相反,套筒的表面开设有调节孔。
进一步限定,所述横杆与套筒之间通过固定扣件连接,横杆与一号爬杆之间通过旋转扣件连接。
进一步限定,所述一号爬杆的底端和二号爬杆的顶端均固定有连接盘,两个连接盘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限定,两个连接盘的接触面设有防滑纹。
进一步限定,所述固定钢板的顶部固定有保护钢管,所述摄像头位于保护钢管内,保护钢管的底端与曲臂的内腔连通,所述摄像头通过位于保护钢管、曲臂和一号爬杆内的导线与手机连接。
进一步限定,所述高压管远离旋转喷头的一端连接有分配器,分配器上设有不少于一个的带止逆阀快速接头,所述灭火器的出口通过带止逆阀快速接头与分配器连通,所述手机和调整开关均安装于分配器上。
一种错层灭火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灭火和上人,按如下步骤进行:
灭火:打开着火层下一层处下窗洞的窗户,将升降柱安装在下窗洞处并调整使两个顶升座分别顶住下窗洞的顶部和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安元,未经王安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279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