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票据拆分、查询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23647.6 | 申请日: | 202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2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杨豪;张炎民;韩志伟;钱海峰;陈志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交智运有限公司;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64 | 分类号: | G06F21/64;G06Q4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清迪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郑兴旺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电子 票据 拆分 查询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票据拆分方法,应用于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组织发起的电子票据拆分请求;
对拆分请求进行解析,获取拆分请求发起组织的身份标识和拆分内容;
对所述身份标识进行组织身份验证,同时对所述拆分内容进行合法性验证;
在组织身份验证及合法性验证通过后,根据所述拆分请求生成拆分交易,并提交到区块链网络上;
获取所述区块链网络所返回的交易结果;其中,所述交易结果是在区块链网络中通过将所述拆分交易经过节点验证打包到区块内,并经过节点共识后被提交到区块链上存证后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身份标识进行组织身份验证,包括:
当所述拆分请求上的身份标识与管理平台内的原始信息相匹配时,通过数字签名确定所述拆分请求的发起者的身份信息;
其中,所述身份标识可以是所述拆分请求发起组织系统节点的公钥,管理平台内的原始信息可以是组织申请准入系统时平台为其颁发的数字证书相关信息,使用数字证书即可确定组织身份,通过密码学原理使用数字证书中包含的组织公钥对数字签名的合法性进行验证,可以确定上述拆分请求的发起者的身份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拆分内容进行合法性验证,包括:
对拆分内容中待拆分电子票据的存在性验证,待拆分电子票据的存在性验证可以通过待拆分电子票据的FROM_PATH字段来完成;FROM_PATH字段是所述待拆分电子票据在TreeLink中的存储路径,通过FROM_PATH字段,可以快速定位所述待拆分电子票据在TreeLink中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拆分请求生成拆分交易,包括:
管理平台根据拆分请求中的拆分内容,产生多个随机数,随机数的数量和票据拆分目标产生的子票据的数量相同,分别对多个随机数和待拆分电子票据的ID哈希,生成多个待产生电子票据的编号,管理平台分别把上述随机数和对应产生的编号添加到拆分请求上,并使用平台私钥进行数字签名,生成拆分交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区块经过节点共识后被提交到区块链上存证,包括:
节点对拆分交易上的数字签名进行验证;其中,拆分交易在区块链网络上存证是指拆分交易所产生的电子票据信息和交易全流程的秘密存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区块链网络所返回的交易结果,包括:
发起组织的身份标识,上述拆分交易所拆分产生的新电子票据信息;
其中,所述区块链网络内共识上链的区块中所包含的交易信息和电子票据信息都是以哈希摘要的形式存储的,同时,管理平台在本地或者云端数据库以公钥加密的形式存储所述交易信息和电子票据信息。
7.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票据查询方法,应用于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组织发起的电子票据查询请求,对查询请求进行解析,获取查询请求发起组织的组织标识和查询内容;所述查询内容包括电子票据信息;
根据所述组织标识,获取管理平台中的组织权限信息;并对所述组织权限信息与所述查询请求中所需要的权限信息进行校验;
当所述组织权限信息与所述查询请求中的权限信息相匹配时,在管理平台中获取相应的电子票据信息;
将所获取的相应的电子票据信息向查询请求发起组织进行推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组织权限信息与所述查询请求中的权限信息相匹配时,在管理平台中获取相应的电子票据信息,包括:
获取查询请求中的查询条件信息;通过查询请求中的组织标识确定组织身份;在管理平台中获取组织的权限信息,确定组织身份对应的权限是否可执行上述查询请求;
组织权限信息与查询请求中所需要的权限信息相匹配时,通过查询请求中的组织身份标识确定组织公钥;使用组织公钥对区块链网络中获取到的相应的电子票据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得到查询请求中的电子票据信息的加密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交智运有限公司;华东师范大学,未经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交智运有限公司;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2364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