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耦合活塞杠杆机构的高压泵及能量回收一体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23368.X | 申请日: | 202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3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尹方龙;卢旺;聂松林;纪辉;马仲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9/02 | 分类号: | F04B9/02;F04B17/03;B01D6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张焱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活塞 杠杆 机构 高压泵 能量 回收 一体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耦合活塞杠杆机构的高压泵及能量回收一体化装置,包括缸体,缸体内开设有内外双排缸孔,内侧缸孔安装有柱塞组件,外侧缸孔安装有活塞杠杆机构;主轴一端螺纹安装在缸体中心,主轴另一端与电机传动连接;配流盘上开设有内外双排配流窗口;且配流盘通过浮动衬板与内外双排缸孔相连接;柱塞组件通过滑靴环形挡圈与活塞杠杆机构配合连接。本发明改善了现有能量回收装置集成度低、摩擦副数量较多、盐/海水存在掺混和能量回收方式复杂等不足;具有集成度高、占地空间小,结构简洁、摩擦副数量少能量回收方式直接、能量回收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传动与控制和海水淡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 种耦合活塞杠杆机构的高压泵及能量回收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淡水资源稀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利用现有资源生产丰 富的淡水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点。海水淡化技术能够从海水/苦咸 水中提取淡水,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缓解淡水资源紧张形势的有效途 径。在二十余种海水淡化技术中,反渗透膜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 技术之一。反渗透膜法通常又称为超过滤法,是一种膜分离淡化法, 利用只允许溶剂通过、不允许溶质通过的半透膜过滤海水中的盐分, 具有低成本、低能耗和高产水质量等优点。
由于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需要较高的操作压力,使得系统的整体 能耗较大。高压泵作为系统提供高压海水的元件,所提供的压力能有 50%以上都储存在经反渗透膜过滤后的高压浓盐水中,采用能量回收 技术来回收利用这部分压力能是降低系统能耗和提高运行效率的关 键举措。
按照工作原理可将能量回收装置分为液力透平式、正位移式和液 压泵-马达式三种。液力透平式能量回收装置采用“压力能-机械能- 压力能”的能量转换方式,能量回收效率受限。正位移式能量回收装 置采用“压力能-压力能”直接转换方式,能够实现高压浓盐水和低 压海水之间的能量传递,能量回收效率最高可达96%,已逐渐占据市 场主流地位,但无法避免地存在浓盐水和海水发生掺混的技术缺陷。 此外,正位移式能量回收装置增压的海水不能达到反渗透海水淡化系 统的工作压力,因此通常需要为其额外配备一台二次增压泵,这就导 致海水淡化系统的原始能耗增加、集成度降低。液压泵-马达式能量 回收装置是近年在小型化和集成化海水淡化系统需求下出现的新产 品,通过液压马达将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从而补偿电机的输出功率, 达到能量回收的目的。泵-马达结构虽然不存在浓盐水/海水掺混的问 题,但其结构较为复杂、摩擦副数量多,这导致泄漏量大、能量损耗 多、耐污染性能差等问题。
目前所公开的泵-马达式能量回收装置的专利中(‘CN 107829896 A’;‘CN201911366991.4’)通过不同的结构组成方式将柱塞式增压泵 与柱塞式马达集成并采用了相同的工作原理,即将高压浓盐水的压力 能转换为转矩提供给增压泵以降低电机的输入功率。其中增压泵为反 渗透系统提供压力能,柱塞马达回收高压浓盐水能量,从而实现增压 和能量回收一体式功能。但这些装置都包含了传统的斜盘式柱塞增压 泵与马达中的多个关键摩擦副,其造成的泄漏与能量损失会对整个装 置能量回收效率与工作寿命带来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耦合活塞杠杆机构的高压泵及能量回 收一体化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改善现有能量 回收装置集成度低、摩擦副数量较多、盐/海水存在掺混和能量回收 方式复杂等不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耦合 活塞杠杆机构的高压泵及能量回收一体化装置,包括缸体,所述缸体 内开设有内外双排缸孔,每一所述缸孔,每一所述缸孔内均安装有一 内柱塞套或外柱塞套;内侧所述缸孔安装有柱塞组件,外侧所述缸孔 安装有活塞杠杆机构;
主轴,所述主轴一端螺纹安装在所述缸体中心,主轴另一端与电 机传动连接;
配流盘,所述配流盘上开设有内外双排配流窗口;内外双侧所述 配流窗口分别与所述柱塞组件及活塞杠杆机构位置对应;
且所述配流盘通过浮动衬板与所述内外双排所述缸孔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233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滑片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反渗透膜元件前道次自动化加工设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