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极荷电凝并空气净化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23090.6 | 申请日: | 2022-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3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 发明(设计)人: | 陆明峰;顾海林;王凯歌;简青山;冯洁;张光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3C3/017 | 分类号: | B03C3/017;B03C3/04;B03C3/41;B03C3/45;B03C3/6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吕维平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极荷电凝 空气净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荷电凝并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口以及出气口;双极荷电凝并机构,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机壳内的第一荷电组件、第一滤网、第二荷电组件、凝并件以及第二滤网,且所述第一荷电组件以及所述第二荷电组件以所述机壳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气流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用于驱动空气依次经过所述进气口所述双极荷电凝并机构以及所述出气口。本发明有助于解决市场上现有的采用机械过滤原理的空气净化装置难以脱除空气中的PM2.5,采用传统静电除尘原理的空气净化装置可脱除PM2.5,但是脱除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极荷电凝并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容易被人体吸入,人体长期吸入容易导致心肺疾病,故需一种可脱除PM2.5的空气净化装置。
而目前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中,采用机械过滤原理的空气净化装置难以脱除空气中的PM2.5,采用传统静电除尘原理的空气净化装置可脱除PM2.5,但是脱除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除PM2.5的效果好的双极荷电凝并空气净化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极荷电凝并空气净化装置,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口以及出气口;
双极荷电凝并机构,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机壳内的第一荷电组件、第一滤网、第二荷电组件、凝并件以及第二滤网,且所述第一荷电组件以及所述第二荷电组件以所述机壳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荷电组件以及所述第二荷电组件用于将含粉尘颗粒空气进行分次荷电以及团聚一次荷电后的颗粒,所述凝并件用于团聚二次荷电后的颗粒,所述第一滤网以及所述第二滤网分别用于将一次荷电和二次荷电后团聚的颗粒过滤;
气流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用于驱动空气依次经过所述进气口、所述双极荷电凝并机构以及所述出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荷电组件与所述第二荷电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电晕电极、底板、隔板、金属空心管以及至少一个感应电极;
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机壳内,所述金属空心管上开设有多个网孔,且所述金属空心管连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隔板垂直的设置在所述底板相应所述金属空心管的一侧,且所述隔板位于所述机壳的轴线上,所述电晕电极以及所述感应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隔板的两侧,且所述感应电极设置在相应所述金属空心管位置处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电晕电极以及所述感应电极均采用环状结构,且所述感应电极套设在所述金属空心管的外侧,且与所述金属空心管同一轴心。
进一步的,所述电晕电极上还设置有芒刺。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空心管的呈圆台状,且所述金属空心管大直径的一侧为气流入口。
进一步的,所述凝并件采用扰流网。
进一步的,所述气流驱动组件采用两个离心风机,且两个所述离心风机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壳相应所述进气口以及所述出气口位置处。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壳相应所述进气口以及所述出气口位置处的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壳上的用于显示细颗粒物浓度的数显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230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数字科学管理技术的智慧园区平台
- 下一篇:空调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