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棒孢新拟盘多毛孢真菌及其在草莓病害的鉴定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20459.8 | 申请日: | 2022-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60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哲;梁宏;黄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翟冲燕 |
| 地址: | 0308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棒孢新拟盘多毛孢 真菌 及其 草莓 病害 鉴定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菌株及草莓病害鉴定技术领域,提供了一株棒孢新拟盘多毛孢真菌及其在草莓病害的鉴定中的应用,为草莓空心病这一新病害的诊断和防治奠定基础。该菌株的名称为:棒孢新拟盘多毛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菌株及草莓病害鉴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棒孢新拟盘多毛孢真菌及其在草莓病害的鉴定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两年来,草莓种植区出现了一种新症状的病害,国内多地包括北京、辽宁、河北、陕西、山东、浙江、甘肃、云南、河南等大部分草莓种植区均有发现,并随着种苗的运输等因素逐渐在国内蔓延开来,已严重影响我国草莓产业的健康发展。新发现的这种病害发病大都出现在草莓现蕾之后,此时已经错过最佳补苗阶段,再加上此病害一旦发病,发病面积就很大,因此死苗造成的损失将无法弥补。
目前,这种新症状病害还没有正式的名称,国内还没有机构严格按照植物病害认定的科赫法则做出确切答案,莓农大多称其为“空心病”或“断头病”。
根据田间观察的结果,当草莓的根部被病原菌侵染后,短缩茎发生病变,内部呈现水烫状,逐渐发生液化,最终会出现空心的状态;其叶片背部会出现不规则的黑色斑块,点状发生,逐步增多,汇聚成片。发病严重时,整个植株萎蔫,短缩茎用手轻轻一掰就会断掉。本发明将此种病害称为空心病。
由于空心病在叶片上的表现症状,有人推断此病是由黄单胞菌[1-2]侵染而发生的,实际应该叫细菌性角斑病。但是,国外几十年前就发现有角斑病的存在,却很少有此病菌能够造成短缩茎空心症状的报道。还有人分析,国内莓农育苗和种植过程中打老叶次数频繁,一旦没有及时喷药预防病原菌感染,劈叶产生伤口就给了黄单胞菌侵染短缩茎的可乘之机,导致草莓基部出现空心症状。
查询文献与资料发现,国外还没有空心病这一新病害的相关报道,而国内的相关研究也几乎处于空白阶段,甚至连引发此病症的病原菌都没有确切报道。仅有宁志怨[3]进行了相关研究,其文章中认为安徽草莓空心病病原菌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棒孢新拟盘多毛孢真菌及其在草莓病害的鉴定中的应用,为草莓空心病这一新病害的诊断和防治奠定基础。
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株棒孢新拟盘多毛孢真菌,该菌株的名称为:棒孢新拟盘多毛孢
该菌株的形态学特征为:分子孢子盘的直径约为150-250μm,黑色散生在菌落表面,表皮发生不规则开裂散发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呈纺锤形或长梭形,18–26×6.5–8.5 μm ,整个孢子呈现直或者略微弯曲的状态,一共有5个细胞,4个隔膜,分隔处缢缩不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农业大学,未经山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204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