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鱼运输前暂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20156.6 | 申请日: | 202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4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廖涛;熊光权;王俊;白婵;王炬光;邱亮;鉏晓艳;李海蓝;张金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2 | 分类号: | A01K63/02;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5 | 代理人: | 苗星星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输 前暂养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鱼运输前暂养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对暂养池进行消毒,并注水;开启空气压缩机对水中充氧,使水中溶解氧控制在8mg/L以上,控制暂养池内水温在14‑16℃之间,水流速度为5‑10L/s,pH在7‑8之间;挑选良好体态的活鱼放至暂养池中,同时调整暂养池内密度不超过16㎏/m3;依照步骤2中的指标暂养4‑6小时候后,逐渐调整水中溶解氧至6mg/L,调节水流速度至8‑12L/s;暂养过程中对水体进行过滤,同时对暂养池内的水进行连续更换;暂养时间控制在3‑7天,在运输前1‑3天停饵、清肠;运输当天将暂养池中水温逐渐下调,以平均0‑3℃/h的速率下降。本发明通过逐渐调节水体环境指标,强化活鱼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从而减少应激伤害,降低运输过程中死亡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鱼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活鱼运输前暂养方法。
背景技术
暂养亦称蓄养,是指人们将捕获于天然水域或人工养殖中的水产生物转移至人工条件下进行停饵驯化保活,是活鱼运输前的必备环节,直接影响其运输时间的长短”。暂养环境条件因品类的基本生活习性、生理特征﹑运输方式等而异。待运或待售前的暂养主要是通过停食的方式,促进鱼体代谢物的排泄,以减少其新陈代谢,降低运输中的耗氧量,减小应激反应,延长其保活时间,提高存活率。在暂养过程中,其基本要求是保持水中充足溶氧,保证水质清洁和最适生存水温。与此同时,应考虑鱼体暂养密度﹑暂养时间对运输前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活鱼运输前暂养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活鱼运输前暂养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对暂养池进行消毒,并注水,水深不小于60㎝;
步骤2、开启空气压缩机对水中充氧,使水中溶解氧控制在8mg/L以上,控制暂养池内水温在14-16℃之间,水流速度为5-10L/s,pH在7~8之间,暂养池内上述各项指标稳定后,再放入活鱼;
步骤3、挑选良好体态的活鱼放至暂养池中,同时调整暂养池内密度不超过16㎏/m3;
步骤4、依照步骤2中的指标暂养4-6小时后,逐渐调整水中溶解氧至6mg/L,逐渐调节水流速度至8-12L/s。
步骤5、暂养过程中采用过滤系统对水体进行过滤,同时对暂养池内的水进行连续更换;
步骤6、暂养时间控制在3-7天,在运输前1-3天停饵、清肠;
步骤7、运输当天将暂养池中水温逐渐下调,以平均1-3℃/h的速率下降,夏天最低将至6℃,春秋两季最低降至3℃。
进一步的,步骤1中注入的水为新鲜海水或养殖池塘水。
进一步的,水中含铁量高,还应配备一套塔式曝气除铁设备,进行除铁。
进一步的,所述暂养池选用水泥池,采用DCW次氯酸发生器对暂养池进行消杀。
进一步的,步骤3中暂养池内密度为14㎏/m3。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通过逐渐调节水体环境指标,逐渐降低溶氧量,加速水体流动,模仿运输过程中的恶劣生存环境,并在输运前逐渐降低水体温度至运输所需的温度,强化活鱼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从而减少应激伤害,降低运输过程中死亡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活鱼运输前暂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对暂养池进行消毒,并注入养殖池塘水,水深不小于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201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