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18919.3 | 申请日: | 202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7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清;王凯;侯庆民;王荣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08;C08L23/14;C08K9/04;C08K3/22;C08K7/10;C08K9/02;C08K7/26;C08J3/28;B29B9/06;B29B7/00 |
代理公司: | 山东华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00 | 代理人: | 杨帆 |
地址: | 262716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丙烯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丙烯材料领域。一种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一次混料、二次混料、造粒。所述一次混料中,采用均聚聚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改性稀土氧化物、增强剂、抗氧剂;所述二次混料中,采用共聚聚丙烯、纳米二氧化硅、光稳定剂UV‑P、热稳定剂DLTP。本发明的聚丙烯材料拉伸强度为83.3‑86.5MPa,弯曲强度为119.2‑124.6MPa,弯曲模量为4326‑4461MPa,缺口冲击强度为145.8‑152.6J/m,热变形温度为166‑169℃,耐紫外老化性能合格,抗光氧老化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简称PP,是一种无色、无臭、无毒、半透明固体物质。聚丙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聚丙烯与其他通用热塑性塑料相比,具有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相对密度小、耐应力、耐化学腐蚀、耐磨性好、可回收再利用等优点。同时,聚丙烯材料的力学性能均衡、加工性能好,抗挠曲性及电绝缘性好,也是通用树脂中耐热性最好的产品。这使得聚丙烯自问世以来,便迅速在机械、汽车、电子电器、建筑、纺织、包装、农林渔业和食品工业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开发应用。而且由于其良好的可塑性,聚丙烯材料正逐步替代木制产品、金属产品等。另外,聚丙烯还具有良好的接枝和复合功能,可以与其它材料进行共混改性。聚丙烯不论从产量和用量上,还是从性能来看,都是塑料中最有前途的材料之一。
但是,聚丙烯中存在有不稳定的叔碳原子,在有氧存在的情况下,只需要很小一部分能量(如热辐射、紫外线辐射等)就可将叔碳原子上的氢脱除,使之成为叔碳自由基。叔碳自由基非常活跃,它能使分子链发生各种反应,如链增长、链降解等,从而使聚丙烯丧失原有性能,出现光氧老化现象,进而导致聚丙烯发生老化、黄变,其不仅导致聚丙烯力学性能大幅降低,还导致聚丙烯的使用寿命的大幅衰减。
现有技术中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向聚丙烯材料中添加抗氧剂、光稳定剂、热稳定剂等原料助剂,然后通过熔融共混改性的方式,改善聚丙烯材料的抗光氧老化性能。但是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向聚丙烯材料中添加的抗氧剂、光稳定剂、热稳定剂等原料助剂,会影响聚丙烯的力学性能,如拉伸强度、抗冲击性能等;无法在改善聚丙烯材料抗光氧老化性能的同时,提升聚丙烯材料的拉伸强度,以及抗冲击性能。
由此,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改善聚丙烯材料抗光氧老化性能、抗紫外线辐射性能的同时,提升聚丙烯材料的力学性能,对于聚丙烯材料的发展、应用均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能够克服添加的原料助剂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能够在有效改善聚丙烯抗光氧老化性能的同时,有效提升聚丙烯材料的拉伸强度、抗冲击性能。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一次混料、二次混料、造粒。
所述一次混料的方法为,将预定份数的均聚聚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改性稀土氧化物、增强剂、抗氧剂投入至混料机内,在50-70℃温度条件下,以700-90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混料10-20min,制得一次混合物;然后将一次混合物投入至低温辐射装置内,在纯氮气气氛保护条件下,在2-5℃温度条件下,采用60Co源对一次混合物进行辐射处理,辐射剂量率为1-2kGy/h,控制总吸收剂量为20-30kGy,制得一次混合料;
所述一次混料中,均聚聚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改性稀土氧化物、增强剂、抗氧剂的重量份比值为60-70:10-15:5-10:20-30:1-1.5;
所述一次混料中,均聚聚丙烯在230℃、2.16kg载荷作用下,熔体流动速率为25-40g/min;
所述一次混料中,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189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