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疏水的莱赛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17841.3 | 申请日: | 202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4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彭雄义;董雄伟;王强;蔡映杰;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0/02 | 分类号: | D06M10/02;D06M10/06;D06M14/22 |
代理公司: | 武汉瑞创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74 | 代理人: | 易滨 |
地址: | 43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疏水 莱赛尔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疏水的莱赛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面料可采用如下方法制得:首先,将莱赛尔面料进行等离子体辐照处理;其次,莱赛尔面料的氧化处理;最后,采用等离子技术使2‑(全氟辛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与莱赛尔面料反应,制得超疏水的莱赛尔面料。本发明制备的超疏水的莱赛尔面料的表面含有低表面能物质氟元素,水滴在莱赛尔面料的表观接触角范围分别在161°~163之间,其表现很好的超疏水性;经过10次水洗后,莱赛尔面料的疏水性能仍没有明显减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面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疏水的莱赛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多功能纺织品的市场需求在日益增强,其中,具有超疏水功能的纺织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具有超疏水功能的纺织品不仅可应用于医疗、军用等领域,在日常生活中也应用广泛,如:帐篷、伞和防护服等。
莱赛尔面料由莱赛尔纤维纺织而成的面料,被称为天丝。莱赛尔面料不仅具有天然纤维棉花的舒适性、手感好、易染色等特点,还具有粘胶纤维不具备的环保功能。传统的粘胶纤维再制造过程中会释放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不仅对人体有害,而且还污染环境。莱赛尔纤维的制备方法是采用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为溶剂直接溶解纺丝浆粕,经干喷-湿纺纺丝工艺制备得到。
经文献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对织物的超疏水性能的研究较多,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610987952.6公布了一种超疏水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将纳米材料混合液附着在纤维材料表面,通过真空活化处理,得到超疏水纤维材料;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811142552.0公布了一种超疏水莱赛尔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备了一种低表面能物质长链脂肪醇,然后将长链脂肪醇与棉浆粕溶于N-甲基吗啉-N-氧化物水溶液制得纺丝液;纺丝液进入纺丝系统,喷出的丝线在空气中呈垂直拉伸,进入凝固浴槽,凝固成纤维;纤维再经过醇洗、漂白、水洗、上油和烘干等工艺制备得到超疏水莱赛尔纤维。
当前,制备超疏水面料的方法主要有自组装法、溶胶-凝胶法和气相沉积法等,这些方法大部分在面料纤维的表面进行修饰或改性,其制备工艺复杂、设备要求高。莱赛尔面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其在很多领域应用广泛,如果将其赋予超疏水的性能,其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弊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疏水的莱赛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疏水的莱赛尔面料,该超疏水的莱赛尔面料具有超疏水、抗菌、环保等特点;该面料可采用如下方法制得:首先,将莱赛尔面料进行等离子体辐照处理;其次,莱赛尔面料的氧化处理;最后,采用等离子技术使2-(全氟辛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与莱赛尔面料反应,制得超疏水的莱赛尔面料。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超疏水的莱赛尔面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莱赛尔面料的辐照处理:将莱赛尔面料放置于离等离子体喷枪口50~70cm的距离进行Ar等离子体辐照处理。
优选地,所述处理条件为:辐照功率60~120W,辐照时间3~5min。
(2)莱赛尔面料的氧化处理:将步骤(1)处理的莱赛尔面料放置于含双氧水和自来水的混合溶液中室温下处理,处理时间为5~15分钟。
优选地,所述双氧水、莱赛尔面料和自来水的用量比为1mL∶(10~20)g∶(200~400)mL。
(3)等离子技术制备:将步骤(2)处理的莱赛尔面料浸入2-(全氟辛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溶液,浸入时间为5~15分钟,取出干燥;将莱赛尔面料放入等离子体设备空腔,通入氩气,排除其中的空气;抽真空,使等离子体设备空腔的压强控制为20~30Pa,开启等离子体设备射频放电按钮;放电结束后,取出样品,水洗,制得超疏水莱赛尔面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178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