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流表的双信道通信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17679.5 | 申请日: | 202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3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宇;李娜;王博文;钱慧敏;季锦杰;赵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41/0663 | 分类号: | H04L41/0663;H04L43/0829;H04L47/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源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信道 通信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流表的双信道高可靠通信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前用户端、前端堆叠交换机、前端通信控制器、前端无线宽带电台、后端无线宽带电台、后端通信控制器、后端堆叠交换机以及后用户端;前用户端向后用户端发送数据时,前用户端与所述前端堆叠交换机连接,所述前端堆叠交换机与所述前端通信控制器连接;所述前端通信控制器与所述前端无线宽带电台连接;所述前端无线宽带电台与所述后端无线宽带电台连接;所述后端无线宽带电台与所述后端通信控制器连接,所述后端通信控制器与所述后端堆叠交换机连接,所述后端堆叠交换机与所述后用户端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领域,具体地,涉及基于流表的双信道高可靠通信控制系统及方法,更为具体地,涉及双信道高可靠通信中主备冗余链路之间的系统资源调度设计。
背景技术
消息传输的高可靠性在即时通信系统中尤为重要,是衡量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航空航天、金融服务、军事安全、城市轨道交通等重要场合,即使是小概率故障,也会引发重大事故。在军事通信系统中,特别是海上舰船点对点通信等重要场合下,目前通信系统多采用主备服务器、双网卡、路由器堆叠、双信道备份等手段,对系统中的单体设备进行冗余备份,减少系统中单体设备故障引起的系统问题,来实现系统的高可靠传输。在海上舰船通信系统中大多都采用无线通信传输,系统点对点连接关系见图1,传输信道特别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目前该系统还存在以下不足:
1、链路不稳定时,系统网络收敛慢:在无线传输时,当主信道被干扰,传输不稳定或者断开,传输链路要切到备用信道时,系统需要根据生成树协议重新进行路径收敛,链路不稳定引起的切换速度慢,会导致网络收敛时间长,从而造成数据大量丢失。这在可靠性要求高的系统中,是不能满足要求的。
2,信道切换速度慢:系统在两部宽带电台的主备信道选择上,主要依靠交换机之间的生成树协议来抉择,当无线信道质量不稳定时,生成树协议BPDU数据的传输也会时通时断,主备信道会在两个宽带电台之间震荡,信道切换速度明显变慢,还会造成数据大量丢失。
3,信道带宽利用率低:目前的通信系统中,所有的数据都要从主信道发送到对端。当数据量比较大,而无线信道带宽比较小的时候,会造成网络堵塞,引起一些重要数据的丢失。
数据传输的高可靠性是即时通信中最基础、最核心的指标。上述海上舰船之间通信应用的场合,目前的通信系统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专利文献CN201467138U(申请号:200920104741.9)公开了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信道估计的双模式通信控制器,它涉及通信领域中兼容流星余迹信道和Es层信道的通信控制装置。它由动态信道估计器、通信模式选择器、编码调制方式选择器、发送速率选择器、发送数据成帧器、编码调制器、解调译码器、通信模式识别器、编码调制方式识别器、发送速率识别器、接收数据解帧器等部件组成。它采用动态信道估计技术,识别出当前信道的状态,从而确定采用流星余迹通信模式通信或采用Es层通信模式;接收端识别通信模式并完成数据的接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流表的双信道高可靠通信控制系统及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流表的双信道高可靠通信控制系统,包括:前用户端、前端堆叠交换机、前端通信控制器、前端无线宽带电台、后端无线宽带电台、后端通信控制器、后端堆叠交换机以及后用户端;
前用户端向后用户端发送数据时,前用户端与所述前端堆叠交换机连接,所述前端堆叠交换机与所述前端通信控制器连接;所述前端通信控制器与所述前端无线宽带电台连接;所述前端无线宽带电台与所述后端无线宽带电台连接;所述后端无线宽带电台与所述后端通信控制器连接,所述后端通信控制器与所述后端堆叠交换机连接,所述后端堆叠交换机与所述后用户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前端堆叠交换机或后端堆叠交换机包括主交换机和备份交换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未经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176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制楼梯模具
- 下一篇:一种考虑航空器性能差异的空地协同调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