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漏液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11496.2 | 申请日: | 202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0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尹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群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36;G01M3/22 |
代理公司: | 广州本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4 | 代理人: | 王鹏程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检测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锂电池漏液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包括设备壳体,所述设备壳体两端均安装有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用以输送物料,所述设备壳体内部且位于一对送料组件之间安装有三个推拉组件,所述推拉组件顶端安装有托盘;通过将电池放入密闭负压腔体内部,电池内部和腔体内部形成压力差从泄露孔泄露出来,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准确,利用检测仪检测泄露出来的电解液挥发组分,不会对良品电池产生吸盘印及损坏电芯,并且由于电池整个表面都在腔体内部,对于电池正反大面的泄露也可以进行检测,提高了电池的检出率,同时通过夹送组件与推拉组件配合将检测到的不良品输送到劣品托盘内暂存,从而可以达到不停机即可连续进行检测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锂电池漏液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锂电池测漏通常采用人工从产品外观上判别电池是否有损坏,漏检率较高,且检测效率比较慢,另一种方式是CCD相机检测,由于电池漏液处一般在电池封边,漏检率较高;
目前也有负压检测方法,其是通过将电池放入密闭的腔体内部,电池上下表面与大气相通,使有微小泄露孔的电池表面形成压力差,并鼓包,通过人工筛选出来有缺陷的电芯,然而这种检测方式无法检测出与大气相通面有泄露孔的位置,容易产生误判;模腔内压力和电池表面之间的压力差值比较大,电池表面容易产生吸盘印,换型比较麻烦,兼容性比较小;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漏液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漏液检测设备,包括设备壳体,所述设备壳体两端均安装有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用以输送物料,所述设备壳体内部且位于一对送料组件之间安装有三个推拉组件,所述推拉组件顶端安装有托盘,所述推拉组件用以推拉托盘进行运行,所述设备壳体内部且位于托盘的上方安装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外部安装有夹送组件,所述夹送组件用以搬送锂电池,其中两个相邻所述推拉组件的外部安装有测试腔体,所述测试腔体上方设置有封闭壳体,所述封闭壳体上方安装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用以带动封闭壳体进行升降,另外一个所述推拉组件的外部安装有劣品箱;工作时,将待检测的电池放置在送料组件上进行输送,随后通过夹送组件将待检测的电池搬运到托盘上,再由推拉组件将放载有电池的托盘推入到测试腔体内部,而后升降组件带动封闭壳体将测试腔体进行封闭形成密封腔体,随后对位于密闭腔体内的待检测电池进行抽真空至设定值,保持所述真空的设定值至设定时间,再向密闭空间内充正压并持续至设定时间,随后检测仪介入检测密闭空间内的气体成分,判断所述气体成分,确定待检测的电池是否泄漏,需要说明的是封闭壳体的顶端与测试腔体的底端均开设有破真空口,在检测时从封闭壳体顶部的破真空口通入微正压,检测仪从测试腔体底部的破真空口抽气,在模腔内形成对流,从而进行检测,一旦发生锂电池存在泄露的情况时,可以通过夹送组件与推拉组件配合将其输送到劣品箱内暂存,从而可以达到不停机即可连续进行检测的效果,通过将电池放入密闭负压腔体内部,电池内部和腔体内部形成压力差从泄露孔泄露出来,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准确,利用检测仪检测泄露出来的电解液挥发组分,不会对良品电池产生吸盘印及损坏电芯,并且由于电池整个表面都在腔体内部,对于电池正反大面的泄露也可以进行检测,提高了电池的检出率,同时通过夹送组件与推拉组件配合将检测到的不良品输送到劣品托盘内暂存,从而可以达到不停机即可连续进行检测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劣品箱远离推拉组件的一侧设置有隔挡板,所述隔挡板与劣品箱之间插接有插销;工作时,在劣品箱内部存在不合格的锂电池时,此时员工可以通过拉开插销使得隔挡板与劣品箱分离后打开隔挡板,进而自劣品箱内部取出不合格的锂电池,而设备在此过程中无需停机可持续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群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群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114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