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炉受热面管状态智能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10006.7 | 申请日: | 2022-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0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李梦阳;王坤;谭永生;张建伟;郑准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F23M1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詹权松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受热 状态 智能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锅炉受热面管状态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由数据测量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构成;所述数据测量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通过无线数据接收器(5)和无线数据发射器(6)传输数据,所述数据分析模块通过导线(13)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使用数据分析子模块(1)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以及记录。本发明在受热面管安装阶段即装配集成监测模块,赋予受热面管智能感知属性,后期运行中,运行人员可根据需要调取所需部位的监测数据,无需额外增加人工测点。同时利用先进的无线传输技术,可将现场监测数据远距离传输给运行控制人员,避免人员长时逗留生产现场,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受热面管的监督检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锅炉受热面管状态智能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深入发展,电站锅炉向着高参数、集约化方向发展,加之火电机组频繁参与深度调峰,锅炉受热面管运行工况变得更加恶劣,以往锅炉受热面管只有通流换热的功能,而对自身物性状态的劣化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运行中无法及时监测管子物性状态的劣化,导致管子爆管事故的发生,进而引起发电机组非停等不安全事件的产生,给发电企业的生产效益和社会的用电安全带来挑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锅炉受热面管状态智能监测系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锅炉受热面管状态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数据测量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构成;所述数据测量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通过无线数据接收器和无线数据发射器传输数据,所述数据分析模块通过导线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使用数据分析子模块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以及记录。
进一步地,数据测量模块包括膜式受热面管,数据监测层,检测模块以及位于数据监测层中的监测电路,同时无线数据发射器通过导线与监测模块外表面的监测模块接口相连。
进一步地,数据采集模块包含对采集到的数据信号进行放大、转换处理的数据信号处理子模块,所述数据信号处理子模块与将数据引入模块的数据输入通道和引出数据的数据输出通道相连。
进一步地,数据输入通道和数据输出通道均设有三个接口,数据输入通道的接口1通过导线连接无线数据接收器,无线数据接收器与无线数据发射器相互配合,连接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测量模块,分别对数据进行远程接收和发射。
进一步地,监测电路利用惠斯通电桥原理,由电阻应变片,三个固定电阻以及将它们连接起来引线组成,电阻应变片紧密贴合于膜式受热面管靠炉外侧外表面,其伸长方向与管子轴线平行。
进一步地,膜式受热面管通过鳍片两侧焊接后形成锅炉炉膛壁面宽度,具有监测模块的监测段未装配监测模块的非监测段通过焊缝相连构成锅炉炉膛壁面高度;监测段的膜式受热面管与监测模块采取过盈配合进行安装,将监测电路牢固压紧于受热面管表面。
进一步地,监测模块接口垂直于受热面管两侧鳍片构成的平面,连接无线数据发射器的接口侧位于炉外,无接口侧位于炉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锅炉受热面管状态智能监测系统,在受热面管壁增加数据测量模块对受热面管物理参数进行测量,结合无线发射与接收技术,通过无线数据发射器将实时监测参数传输至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对信号进行整理放大后导入远端分析系统,进而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获得管子的运行状态,为运维人员提供决策参考,减少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锅炉受热面管状态智能监测系统示意图。
图2是受热面管管壁侧结构俯视图。
图3为受热面管管壁监测模块贴片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100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烘干系统及烘干工艺
- 下一篇:一种共享电单车智能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