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内快速再细胞化组织工程血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06816.5 | 申请日: | 2022-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9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郭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迈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38 | 分类号: | A61L27/38;A61L27/5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肖康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中国(江苏)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内 快速 细胞 组织 工程 血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体内快速再细胞化组织工程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将聚乙醇酸和聚乙二醇分别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制备成纺丝液,将两种纺丝液按照一定比例静电纺丝制备得到管状聚合物复合支架,所述管状聚合物复合支架内侧管壁的聚乙醇酸纺丝液和聚乙二醇纺丝液的质量比高于外侧管壁的聚乙醇酸纺丝液和聚乙二醇纺丝液的质量比;所述管状聚合物复合支架内侧管壁的聚乙醇酸纺丝液和聚乙二醇纺丝液的质量比为15:1-50:1,外侧管壁的聚乙醇酸和聚乙二醇纺丝液的质量比为5:1-15:1;
S2:将种子细胞种植于所述管状聚合物复合支架,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模拟机体动脉搏动流条件培养3周~3月,获得由种子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构成的工程血管;
S3:将所述工程血管利用脱细胞方法脱去管壁细胞成分,获得由细胞外基质构成的组织工程血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快速再细胞化组织工程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聚合物支架内径为1~35mm,管壁厚度0.01~3.5mm,长度0.5~120cm,支架管壁孔隙率85~99.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快速再细胞化组织工程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模拟机体动脉搏动流培养条件为:
先静态体外培养1-10天,再在10-90mmHg压力的动脉搏动流下培养6-8天,然后将动脉搏动流提高到90-110mmHg继续培养,在培养过程的最后一周将动脉搏动流压力提高到110-160mmHg培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快速再细胞化组织工程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脱细胞的步骤为:
将所述工程血管放入配置好的脱细胞试剂中,室温下处理1~3h,然后每1~3h更换一次所述脱细胞试剂,共更换3~6次,最后获得由细胞外基质构成的组织工程血管;
所述脱细胞试剂由3-[(3-胆酰胺丙基)-二乙胺]-丙磺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NaCl和NaOH和无菌去离子水制备而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快速再细胞化组织工程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聚合物复合支架接种密度为0.1-3.0x106个细胞/厘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快速再细胞化组织工程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细胞包括但不限于:成体人或哺乳动物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脐静脉/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和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分化而来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体内快速再细胞化组织工程血管的制备方法,所述种子细胞使用单一或多个供体或细胞库来源,采用原代-10代细胞。
8.一种体内快速再细胞化的组织工程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工程血管由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S1:将聚乙醇酸和聚乙二醇分别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制备成纺丝液,将两种纺丝液按照一定比例静电纺丝制备得到特殊管壁结构的管状聚合物复合支架,所述管状聚合物复合支架内侧管壁的聚乙醇酸纺丝液和聚乙二醇纺丝液的质量比高于外侧管壁的聚乙醇酸纺丝液和聚乙二醇纺丝液的质量比;所述管状聚合物复合支架内侧管壁的聚乙醇酸纺丝液和聚乙二醇纺丝液的质量比为15:1-50:1,外侧管壁的聚乙醇酸和聚乙二醇纺丝液的质量比为5:1-15:1;
S2:将种子细胞种植于所述管状聚合物复合支架,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模拟机体动脉搏动流条件灌流培养3周~3月,获得由种子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构成的工程血管;
S3:将所述工程血管利用脱细胞方法脱去管壁细胞成分,获得由细胞外基质构成的组织工程血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体内快速再细胞化的组织工程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工程血管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包括但不限于胶原蛋白I、胶原蛋白III。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织工程血管的应用,所述应用包括用作食管、气管、输尿管、尿道、胆道、输卵管、输精管替代物,和/或制备同种异体生物心脏瓣膜,和/或用作外科手术补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迈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海迈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0681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