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冲活塞以及具有缓冲活塞的油缸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04728.1 | 申请日: | 2022-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2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享;王强强;刘飞飞;袁飞;李冬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22 | 分类号: | F15B15/22;F15B15/14;F16J1/02;F16J1/09 |
代理公司: | 常州格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81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13167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活塞 以及 具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冲活塞,包括活塞本体,活塞本体活动安装在缸筒内,并且活塞本体上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本体包括环形油槽和至少一个泄压通道,泄压通道与环形油槽连通,活塞本体朝向有杆腔的左端面上开设有挡环槽,挡环槽内活动设有可在挡环槽内沿轴向往复平移的节流挡环,节流挡环的右侧面上具有节流槽,节流挡环上具有至少一个将有杆腔与节流槽连通的节流口,节流挡环右移与活塞端面密封贴合,使有杆腔、节流口、节流槽、泄压通道和环形油槽形成泄流通路。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缓冲活塞以及具有缓冲活塞的油缸,能够节省油缸结构空间,同时能带来良好的缓冲效果,安装简单灵活,制造维修成本低,从而大大提高油缸生产制造及工作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缓冲活塞以及具有缓冲活塞的油缸。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机械设备遍布各个角落,而很多设备需要用油缸来完成一些相关动作,油缸以它结构简单,输出力大,可做大功率的动力元件,工作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使用维护方便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各个机械领域。然而,由于油缸输出力比较大,活塞杆伸出缩回过程中存在一定速度,这个速度要在活塞杆到达最伸状态或最缩状态的时候将其降到零,如果缸底处或端盖处没有缓冲装置,则通过缸底底面和端盖端面限位致使活塞杆速度骤降,产生很大的加速度,这样不仅会对工作装置和设备产生较大的冲击与震动,甚至会对油缸等零部件产生损坏。
目前应用于油缸的缓冲装置主要有如上图所示的两种结构。第一种是在油缸活塞前端布置相应的缓冲部件,当油缸运行接近行程终端时,缓冲触发,产生背压,迫使油缸减速(如图9)。这种缓冲结构复杂,同时不便维修,并且比较占用油缸结构空间,对一些油缸结构要求比较紧凑的油缸将难以合理布置。
第二种缓冲形式是在活塞端面加工细小泄压孔,当油缸运行接近行程末端时,活塞开始遮蔽有杆腔油口,此时开始产生背压,油液仅从活塞端面上的细孔及径向间隙泄压,从而使活塞杆减速,达到缓冲效果(如图10)。这种缓冲结构密封圈需要经过有杆腔油口,若设置较大的有杆腔油口则容易损坏密封圈,对工况应用比较局限,只能用于比较小型的油缸,同时要求油缸运速度比较慢且操作频率较低,活塞轴向孔的孔径大小固定,流量不能调节,缓冲效果可调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缓冲活塞以及具有缓冲活塞的油缸,能够节省油缸结构空间,同时能带来良好的缓冲效果,安装简单灵活,制造维修成本低,从而大大提高油缸生产制造及工作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缓冲活塞,包括活塞本体,所述活塞本体活动安装在缸筒内,并且活塞本体上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本体包括环形油槽和至少一个泄压通道,所述泄压通道与环形油槽连通,所述活塞本体朝向有杆腔的左端面上开设有挡环槽,所述挡环槽内活动设有可在挡环槽内沿轴向往复平移的节流挡环,所述节流挡环的右侧面上具有节流槽,所述节流挡环上具有至少一个将有杆腔与节流槽连通的节流口,所述节流挡环右移与活塞本体端面密封贴合,使有杆腔、节流口、节流槽、泄压通道和环形油槽形成泄流通路。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节流挡环的右侧面压紧在活塞的左端面上将泄压通道的端口周向密封,所述节流口的口径大于泄压通道端口的口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节流挡环的内圈与活塞杆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节流挡环与活塞本体端面分离,使环形油槽、泄压通道和有杆腔直接连通。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挡环槽的左侧具有向中心凸起的挡肩,所述挡肩抵住节流挡环以限制节流挡环从挡环槽内脱落,所述节流挡环的左侧面上具有缺口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节流挡环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在挡环槽的弧形挡环,相邻的所述弧形挡环的端部之间的呈间隙设置并形成节流口。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节流挡环为环形挡环,所述节流口为开设在环形挡环上的通孔或者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047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