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空冷热源的零碳型全光谱复合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00091.9 | 申请日: | 2022-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78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存海;毕尧钧;师沛;刘昌林;颜馨语;李润豪;梁欣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40/22 | 分类号: | H02S40/22;H02S40/42;H02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于春晓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空冷 热源 零碳型全 光谱 复合 电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空冷热源的零碳型全光谱复合电池,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包括:本体,其为顶部敞口、一侧面垂直、三侧面倾斜的透明外壳;抛物面反光镜,其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且其向下凹陷;支架,其设置在所述透明外壳内,且支撑在所述抛物面反光镜的底面上;太阳能电池板,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顶部敞口处,且其受光面朝向所述抛物面反光镜;温差发电模块,其设置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上方;辐射制冷模块,其设置在所述温差发电模块的上方。本发明将光电与热电效应结合,在保证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效率的同时,将其余热通过温差发电技术转化为电能,提高了太阳光利用率和光伏发电转化效率,在用电全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深空冷热源的零碳型全光谱复合电池。
背景技术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光伏发电量已经是世界第一。太阳能具有资源充足、可持续性强、分布广泛、安全清洁、技术可靠等优点,但目前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提升已达到瓶颈,为提升太阳能利用率及节省空间,光电热电混合发电技术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太阳能电池利用波长为0.38-1.1微米的光进行光电转化,而其余波长的大部分光则转化为热能,导致太阳能电池板升温,降低光伏发电效率。通常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温度每提高1℃,光电转换效率会随之减少3%~5%,过高的温度还会缩短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寿命,目前多采用风冷、微通道散热、蓄热材料、吸附式制冷等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现有技术仍存在需要外界能源输入、体积大、结构复杂等问题。本领域亟需一种结构简单的复合电池,其能够实现全被动、全时段发电,提高太阳光利用效率,同时降低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温度,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深空冷热源的零碳型全光谱复合电池,其将辐射制冷原理和塞贝克效应结合到光伏发电中,能够全被动、全时段发电,提高太阳光利用效率,同时降低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温度,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效率;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深空冷热源的零碳型全光谱复合电池,包括:
本体,其为顶部敞口、一侧面垂直、三侧面倾斜的透明外壳;
抛物面反光镜,其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且其向下凹陷;
支架,其设置在所述透明外壳内,且支撑在所述抛物面反光镜的底面上;
太阳能电池板,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顶部敞口处,且其受光面朝向所述抛物面反光镜,用于接收来自于抛物面反光镜反射的太阳光进行光伏发电;
温差发电模块,其设置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上方;
辐射制冷模块,其设置在所述温差发电模块的上方。
其中优选地,所述抛物面反光镜整体倾斜设置,且其凹陷处朝向所述本体的倾斜侧面。
其中优选地,所述零碳型全光谱复合电池还包括:导轨,其位于所述本体内,且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导轨上,用于移动抛物面反光镜的位置。
其中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靠近本体的垂直侧面,所述第一支撑部件角度可调且可伸缩地支撑于所述抛物面反光镜的底面。
其中优选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为晶体硅类太阳能电池板或非晶硅类太阳能电池板。
其中优选地,所述辐射制冷模块包括基底和辐射制冷涂层,所述基底的顶面设有辐射制冷涂层。
更优选地,所述辐射制冷涂层为在8到13微米的光谱波段具有良好发射率的薄膜,所述基底的材料为具有高反射率的抛光铝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000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