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VOCs废气进复热式焦炉燃烧的换向装置及换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96032.9 | 申请日: | 202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5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许文军;徐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东尊华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21/00 | 分类号: | C10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睿智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25 | 代理人: | 邓大为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ocs 废气 进复热式 焦炉 燃烧 换向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VOCs废气进复热式焦炉燃烧的换向装置及换向方法,属于换向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与复热式焦炉的废气盘相连通的VOCs废气管、设置于复热式焦炉上的旋转轴、与旋转轴相连接的扇形轮、用于控制废气盘内的废气砣升降的提杆;扇形轮与所述提杆之间通过拉链相连接;旋转轴通过连杆控制复热式焦炉上的风门盖板的升降;旋转轴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旋转轴旋转的拉杆;换向装置用于停用高炉煤气系统的复热式焦炉。本发明利用原高炉煤气换向系统的拉杆、扇形轮上的拉链、提杆以及废气盘内的废气砣,实现废气换向功能,使VOCs废气配入废气盘内,不增加提杆的拉力,不破坏废气盘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向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OCs废气进复热式焦炉燃烧的换向装置及换向方法。
背景技术
VOCs废气进焦炉燃烧需先进入焦炉废气盘,与废气盘吸入的空气混合后进入焦炉内燃烧,由于废气盘需要每隔20~30分钟换向一次(进空气/出烟气),就要求我们配入的废气和废气盘的换向一致。
复热式焦炉煤气废气盘的换向技术是通过换向拉杆、扇形轮、拉链、煤气/废气砣来实现换向功能,进空气时,废气砣下落,煤气陀提升,空气风门打开,煤气和空气进入焦炉,出烟气时,废气砣提升,煤气陀下落,空气风门关闭,烟气经废气盘进入烟道。当复热式焦炉高炉煤气加热系统停用时,其煤气陀失去作用,处于常落状态。目前VOCs废气配入废气盘,通常采用在废气盘侧面开孔的方式,将VOCs废气配入,该方式对废气盘有一定的破坏,同时会占用废气盘之间的空间,对焦炉后期的维护有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当复热式焦炉高炉煤气加热系统停用时,VOCs废气如何配入废气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VOCs废气进复热式焦炉燃烧的换向装置,利用原高炉煤气换向系统的换向拉杆、旋转轴、扇形轮、拉链,实现废气换向功能,使VOCs废气配入废气盘内,不增加换向拉杆的拉力,不破坏废气盘的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VOCs废气进复热式焦炉燃烧的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复热式焦炉的废气盘相连通的VOCs废气管、设置于所述复热式焦炉上的旋转轴、与所述旋转轴相连接的扇形轮、用于控制所述废气盘内的废气砣升降的提杆;
所述扇形轮与所述提杆之间通过拉链相连接;
所述旋转轴通过连杆控制所述复热式焦炉上的风门盖板的升降;
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旋转轴旋转的换向拉杆;
所述换向装置用于停用高炉煤气系统的复热式焦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VOCs废气进复热式焦炉燃烧的换向装置的换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风门盖板打开时,所述废气砣被提起,VOCs废气通过所述VOCs废气管进入所述废气盘内,当所述风门盖板关闭时,所述废气砣落下,VOCs废气停止进入。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VOCs废气进复热式焦炉燃烧的换向装置,利用原高炉煤气换向系统的换向拉杆、旋转轴、扇形轮、拉链,实现废气换向功能,使VOCs废气配入废气盘内,不增加提杆的拉力,不破坏废气盘的结构。
2.本发明提供的VOCs废气进复热式焦炉燃烧的换向装置的换向方法,通过换向拉杆带动旋转轴旋转,旋转轴旋转带动其上的扇形轮旋转,扇形轮旋转带动其上的拉链拉动提杆使废气砣升降,旋转轴的旋转带动其上的连杆带动风门盖板的的升降实现风门的启闭,进而实现VOCs废气从VOCs废气管进入废气盘内与从风门进入的空气混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应用于停用高炉煤气系统的复热式焦炉上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东尊华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东尊华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60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