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模装置和注塑模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92417.8 | 申请日: | 2022-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7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逯召明;刘仲华;刘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4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高莎 |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脱模 装置 注塑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脱模装置和注塑模具,该脱模装置应用于注塑工件,该脱模装置包括上模组件、下模及脱模组件,上模组件设有斜导柱和顶出槽,上模组件靠近下模可围合形成第一模腔、放置腔以及连通第一模腔和放置腔的过料腔,脱模组件活动设于放置腔内,脱模组件对应过料腔设有第二模腔及活动穿设于第二模腔的顶杆,顶杆一端与顶出槽面向过料腔一侧槽壁抵接,另一端与第二模腔的工件抵接,当上模组件远离下模时,脱模组件在斜导柱的作用下远离下模,顶出槽推动顶杆将工件从第二模腔顶出。本发明旨在通过脱模装置实现在同一套模具中斜齿轮与蜗杆同时成型的目的,解决了复杂组件一次成型的难题,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显著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脱模装置和应用该脱模装置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子产品更新迭代的频率也越来越迅速,产品类型推陈出新,产品的开发周期越来越短,向着更具美观,更具艺术感的方向发展,这也就对模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简化模具结构及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注塑产业就面临了更大的挑战。多个零件在同一套模具中一次成型脱模技术相比单个零件独立成型后再组装,无疑可以极大的降低成本与周期,具有显著的优势。
对于有特殊形状的注塑产品,如蜗杆与斜齿轮或直齿与斜齿轮同时存在的产品,产品成型后在脱模时,由于斜齿轮的脱模方向与蜗杆的脱模方向互相垂直或与直齿的脱模方向存在一定角度,所以无法通过单一模具的前后模直接开模来使蜗杆或直齿与斜齿轮同时脱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脱模装置和注塑模具,旨在通过脱模装置实现在同一套模具中斜齿轮与蜗杆或直齿同时成型的目的,解决了复杂组件一次成型的难题,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简化了工艺流程,显著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脱模装置,应用于注塑工件,所述工件包括嵌件以及设于所述嵌件外周壁的蜗杆和斜齿轮,所述脱模装置包括:
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设有斜导柱和顶出槽;
下模,所述上模组件可远离或靠近所述下模,所述上模组件靠近所述下模并围合形成第一模腔、放置腔以及连通所述第一模腔和所述放置腔的过料腔,所述第一模腔用于对所述蜗杆注塑成型,所述过料腔用于对所述嵌件注塑成型;及
脱模组件,所述脱模组件活动设于所述放置腔内,所述脱模组件对应所述过料腔设有第二模腔,所述脱模组件还设有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二模腔的顶杆,所述顶杆一端与所述顶出槽面向所述过料腔一侧槽壁活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模腔内的所述工件抵接,所述第二模腔用于对所述斜齿轮注塑成型;
其中,所述上模组件远离所述下模时,所述脱模组件在所述斜导柱的作用下沿所述过料腔的轴向方向远离所述下模,且所述顶出槽推动所述顶杆将所述工件从所述第二模腔顶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脱模组件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面向所述过料腔一端设有所述第二模腔;和
滑座,所述滑座连接于所述安装座背向所述过料腔一侧,所述滑座设有间隔设置的导通槽和斜导孔,所述斜导柱滑动穿设于所述斜导孔,所述导通槽与所述第二模腔相连通,所述顶杆的一端活动穿过所述导通槽,并伸入所述第二模腔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包括:
座体,所述座体连接于所述滑座,所述座体设有连通所述导通槽的安装腔;
转套,所述转套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转套邻近所述过料腔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模腔;及
滑块入子,所述滑块入子设于所述安装腔,且部分所述滑块入子穿设于所述转套内,所述滑块入子设有连通所述导通槽和所述第二模腔的连通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24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入损耗测试端口
- 下一篇:路线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