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电用电缆驳接点抗拉抗压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89851.0 | 申请日: | 2022-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3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庄立生;孟真;公维帅;仲唯佳;唐立烨;吴强;穆超;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平度市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18 | 分类号: | H01R4/18;H01R4/20;H01R4/70;H01R11/09;H01R43/00 |
| 代理公司: | 淄博汇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95 | 代理人: | 李兴亭 |
| 地址: | 2667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电 用电 接点 抗压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电用电缆驳接点抗拉抗压结构,该抗拉抗压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电缆驳接点的抗拉抗压性能较差,在受到外力时,容易造成驳接点电缆的断裂或破损,影响电缆的正常使用,且不具备对电缆驳接点进行支撑的功能,电缆驳接点容易松脱的技术问题。该抗拉抗压结构包括底板、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端可拆卸的抗压外罩、固定在所述底板下端四角处的支撑脚、固定在所述底板前后两端用于固定所述抗压外罩的安装组件。该抗拉抗压结构利用抗压外罩的设计,对电缆驳接点进行防护,提高电缆驳接点的抗压性能,同时利用内夹持组件和外夹持组件,对电缆进行夹持,即使在收到较大的拉力时,确保电缆驳接点不会断开,避免驳接点松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供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电用电缆驳接点抗拉抗压结构。
背景技术
电缆主要是用来传输电力,并且能够输送型号或是实现电磁能转换,电缆在日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在现代社会当中,但凡有人类生活的地方、有经济活动的场合都需要电缆线。
目前,专利号为CN201821248027.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缆驳接组件,包括:第一套件,用于套设于第一电缆上;第二套件,用于套设于第二电缆上;软铜线组件,所述软铜线组件包括多股软铜线和两个压接管,两个所述压接管分别与所述多股软铜线的两端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压接管用于压接于所述第一电缆的线芯上,另外一个所述压接管用于压接于所述第二电缆的线芯上。其采用的是柔性套筒部和软铜线组件均为非刚性结构,解决了同轴电缆的驳接难度较高的问题,但该结构存在电缆驳接点的抗拉抗压性能较差,在受到外力时,容易造成驳接点电缆的断裂或破损,影响电缆的正常使用,且不具备对电缆驳接点进行支撑的功能,电缆驳接点容易松脱。
因此,针对上述抗拉抗压性能较差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以改善电缆的使用场景。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电用电缆驳接点抗拉抗压结构,该抗拉抗压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电缆驳接点的抗拉抗压性能较差,在受到外力时,容易造成驳接点电缆的断裂或破损,影响电缆的正常使用,且不具备对电缆驳接点进行支撑的功能,电缆驳接点容易松脱的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供电用电缆驳接点抗拉抗压结构,该抗拉抗压结构包括底板、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端可拆卸的抗压外罩、固定在所述底板下端四角处的支撑脚、固定在所述底板前后两端用于固定所述抗压外罩的安装组件;其中,所述底板上端由内向外依次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分布的吸水条和支撑组件,所述底板和抗压外罩上由内向外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和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和第二导向孔内安装有可沿竖向移动的内夹持组件,所述内夹持组件内安装有可沿水平方向前后移动的定位组件,所述抗压外罩内设置有驳接的电缆,所述抗压外罩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前后对称分布的用于夹紧所述电缆的外夹持组件,所述抗压外罩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用于穿过所述电缆的开口槽。
使用本技术方案的抗拉抗压结构时,把驳接好的电缆放在底板内的内夹持组件上,前后移动定位组件,将电缆的位置固定,然后将抗压外罩盖在底板和电缆的上端,电缆从开口槽中穿出,并通过安装组件把底板和抗压外罩连接,支撑组件将电缆向上推动,对电缆进行支撑,同时转动底板和抗压外罩内的内夹持组件,从上下两个方向将电缆固定,然后调整外夹持组件的位置,进一步从外面对电缆的位置进行固定,最后通过支撑脚将底板固定即可。
优选地,所述安装组件包括L型安装板,所述L型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手拧螺栓。通过旋转手拧螺栓,将手拧螺栓插入抗压外罩中,从而实现对抗压外罩的固定。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下端开设有前后对称分布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导向柱,所述支撑块下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元件。通过弹性元件的反弹力将支撑块向上推动,从而对电缆的下端进行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平度市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平度市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898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