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防潮耐磨耐高温的电线电缆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88613.8 | 申请日: | 2022-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4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 发明(设计)人: | 林壮泉;吴海敏;林良旺;宁佐贵;蔡晓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集力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282 | 分类号: | H01B7/282;B65H54/44;B65H67/04;B65H54/28;B65H54/55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防潮 耐磨 耐高温 电线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防潮耐磨耐高温的电线电缆,涉及一种电缆,包括线缆,所述线缆包括防水结构,用于实现线缆的防水;还包括收卷结构,设置在固定处,用于实现对电缆的收卷;还包括引导结构,设置在所述收卷结构上,用于在电缆收卷时对电缆进行引导;还包括夹持结构,设置在所述收卷结构上,用于实现对电缆的端部进行卡接;卡接结构,设置在所述收卷结构上,用于实现对放置辊的卡接和卸载。本申请通过利用防水结构实现对电缆的防水性能的保证,同时本申请利用收卷结构、引导结构、夹持结构和卡接结构,能够实现将线缆进行自动均匀的收卷,同时能够保证将线缆的端头进行充分的固定,避免线缆的端头进行移动,影响线缆缠绕的紧密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具体是一种防水防潮耐磨耐高温的电线电缆。
背景技术
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
电缆生产过程中防水性能是较为重要的,其中在电缆生产过程中,电缆端部通常是人工绕在放置辊上,导致前面的几圈是不紧实的,影响电缆的缠绕的质量,造成电缆不整齐的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防潮耐磨耐高温的电线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防潮耐磨耐高温的电线电缆,包括线缆,所述线缆包括防水结构,用于实现线缆的防水;还包括收卷结构,设置在固定处,用于实现对电缆的收卷;还包括引导结构,设置在所述收卷结构上,用于在电缆收卷时对电缆进行引导;还包括夹持结构,设置在所述收卷结构上,用于实现对电缆的端部进行卡接;卡接结构,设置在所述收卷结构上,用于实现对放置辊的卡接和卸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水结构包括内部电缆、支撑钢板、无卤外壳和防水橡胶层,所述内部电缆外部包裹有支撑钢板,所述支撑钢板采用的是弹簧钢材质,所述支撑钢板包覆有防水橡胶层,所述防水橡胶层外部设置有无卤外壳。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卷结构包括动力箱、固定板、底座和侧边支撑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侧边支撑板,所述侧边支撑板侧边固定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驱动连接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端部固定有端部夹持壳,所述动力箱内部设置有动力电机,用于带动驱动轴转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接结构包括驱动电机、双向螺杆、固定套、推动杆、连接座和定位板,所述端部夹持壳侧边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部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上对称螺纹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和所述端部夹持壳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套侧边铰接设置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端部铰接设置在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固定设置在定位板上,所述定位板和端部夹持壳滑动连接,所述放置辊侧边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定位板在推出时和卡接槽卡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导结构包括引导顶板、引导件和液压缸,所述侧边支撑板端部固定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端部固定有引导顶板,所述引导顶板上设置有引导件,用于实现对电缆收卷时的引导。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导件包括布线电机、布线螺杆、滑动块和引导块,所述引导顶板顶部开设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内部固定有布线电机,所述布线电机驱动连接布线螺杆,所述布线螺杆上螺纹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和引导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端部固定有引导块,所述引导块上开设有穿过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持结构包括内部支架、夹持块、滑动条和夹持组件,所述放置辊通过内部支架进行固定,所述放置辊和内部支架上形成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固定有夹持座,所述夹持座通过夹持组件设置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侧边固定有滑动条,所述滑动条和夹持座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集力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集力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886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