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警示音发声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87815.0 | 申请日: | 2022-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0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 发明(设计)人: | 董恩见;张枫;段文荣;殷琳琳;张树根;窦同鑫;刘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申晟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L15/00 | 分类号: | B61L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蔡见明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轨道交通 警示 发声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警示音发声装置,包括集成箱体,所述集成箱体的外壁侧面固定有铭牌,所述集成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警示的发声组件,所述发声组件包括发音部件、供电部件和驱动部件,所述发音部件设置在集成箱体的内壁前端,所述供电部件设置在集成箱体的内壁后端,通过上述方式可知本发明能根据交通轨道车辆行驶到不同的环境或根据自身所处的昼夜时段来对警示音进行选择,从而能使得驾驶人员根据需求来对警示音进行调节,从而能够降低在夜晚环境下对周边用户的产生的噪音干扰,进而更方便轨道交通车辆进行选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警示音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最典型的轨道交通就是由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所组成的铁路系统轨道交通运量大、速度快、班次密、安全舒适。随着火车和铁路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轨道交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不仅遍布于长距离的陆地运输,也广泛运用于中短距离的城市公共交通中。
现有的轨道交通在使用时,需要发出鸣笛声来达到警示的效果,而因轨道交通周边用户对音源的要求不一和车辆周边环境、昼夜时段均对声压要求不一等因素,导致车辆警示音需要对音源或者声压进行调节,而目前现有技术的车辆警示音发声装置大多是固定音源,其音量不可调,且多采用故障率较高的旋转电位器无极调音,因此导致交通工具不能根据需求对警示声灵活更换调节,因而还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因此,发明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警示音发声装置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警示音发声装置,以解决目前现有技术的车辆警示音发声装置大多是固定音源,其音量不可调,且多采用故障率较高的旋转电位器无极调音,因此导致交通工具不能根据需求对警示声灵活更换调节,因而还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警示音发声装置,包括集成箱体,所述集成箱体的外壁侧面固定有铭牌,所述集成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警示的发声组件。
优选的,所述发声组件包括发音部件、供电部件和驱动部件,所述发音部件设置在集成箱体的内壁前端,所述供电部件设置在集成箱体的内壁后端,所述驱动部件设置在集成箱体的内壁后端且位于供电部件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发音部件包括喇叭安装座,所述喇叭安装座的外壁与集成箱体的内壁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喇叭安装座的内壁后端固定连接有集成喇叭。
优选的,所述集成箱体的外壁前端设置有前盖板,所述前盖板的外壁后端与喇叭安装座的外壁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前盖板的外壁前后侧开设有条形通槽。
优选的,所述集成箱体的外壁顶端两侧均固定有吊耳,所述吊耳的安装结合面均喷涂铬酸锌底漆。
优选的,所述供电部件包括后盖板,所述后盖板的外壁右端与集成箱体的外壁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后盖板的外壁前端且位于集成箱体的内壁固定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通过输电线与集成喇叭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集成箱体的前端外壁且与电源模块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插座,所述连接插座通过输电线与电源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连接插座的内壁固定有连接端子,所述连接插座的外壁右端滑动连接有连接器插头,所述连接器插头远离集成箱体的一端固定有软管接头。
优选的,所述集成箱体的外壁侧端且位于连接插座的下方设置有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通过输电线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集成箱体的外壁右端且位于开关按钮的下方固定有接地螺栓,所述接地螺栓的外壁绕接有接地线。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为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设置在电源模块的下方,所述驱动模块的外壁后端与后盖板的外壁前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模块通过输电线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通过数据线缆与集成喇叭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申晟轨道装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申晟轨道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878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