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振器活塞阀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86547.0 | 申请日: | 202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5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费明;廖勤广;刘小亚;徐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宁江山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F16F9/348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国君 |
地址: | 610105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振器 活塞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振器活塞阀,涉及汽车减震器技术领域,包括活塞柱、以及设置在活塞柱外壁上的活塞分体、活塞本体;所述活塞分体表面开设有凹槽一;本发明通过在传统活塞的另一侧创造设计出一个分体活塞,分体活塞端面可通过叠加阀片对压缩阻尼性能进行调节,活塞设计为组合压装的结构形式(活塞分体与活塞本体压装组合在一起),此压装结构的设计还可实现活塞模块化组合,根据减振器性能匹配的需求,可以将不同规格的活塞分体与活塞本体进行自由组合,由于模块化的组合设计,还可给减振器的性能带来更大的调试匹配空间,使得能够覆盖更多性能取向不同车型的调试需求;可实现活塞模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极大地降低采购和管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振器活塞阀。
背景技术
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震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震器,为衰减震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震器多是液力减震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震动而出现相对运动时,减震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震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震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震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震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在油液通道截面和等因素不变时,阻尼力随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减,并与油液粘度有关。
针对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减振器活塞阀只是一个单体单向阀,这种活塞阀结构95%的功能是对拉伸性能的控制,只有约5%的功能对压缩性能进行控制调节,压缩性能调节范围非常有限,不能实现对压缩性能更好地调试匹配,影响整车舒适性和操控性能等,不能更大程度满足现今客户对性能的要求;传统减振器的活塞阀在满足不同阻尼力要求时,需要开设多种规格的活塞和底阀体模具,进而导致生产成本急剧增高,同时不利用管理。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减振器活塞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器活塞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针对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减振器活塞阀只是一个单体单向阀,这种活塞阀结构95%的功能是对拉伸性能的控制,只有约5%的功能对压缩性能进行控制调节,压缩性能调节范围非常有限,不能实现对压缩性能更好地调试匹配,影响整车舒适性和操控性能等,不能更大程度满足现今客户对性能的要求;传统减振器的活塞阀在满足不同阻尼力要求时,需要开设多种规格的活塞和底阀体模具,进而导致生产成本急剧增高,同时不利用管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振器活塞阀,包括:
活塞柱、以及设置在活塞柱外壁上的活塞分体、活塞本体;所述活塞分体表面开设有凹槽一,所述凹槽一内底部设有环形凸台本体和若干保护凸台本体,所述环形凸台本体内壁与活塞柱外壁接触,若干所述保护凸台本体在凹槽一内呈环形分布在活塞柱的外围;
所述凹槽一内开设有多个压缩油液流通孔一,多个所述压缩油液流通孔一呈环形分布在凹槽一内部,且多个所述压缩油液流通孔一处于保护凸台本体的外侧;所述活塞分体表面设置有环形阀线凸台一,所述活塞分体底部外壁上开设有拉伸油液流通孔一;所述环形凸台本体表面依次设置有阶差预压阀片一、节流阀片一、阀系组合一、开阀垫圈一、限位保护阀片一、支承垫;
所述活塞本体底部开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内底部开设有细长U型压槽,所述凹槽二内底部开设有拉伸油液流通孔二,其中拉伸油液流通孔二设置在凹槽二内的外侧;所述凹槽二内底部设有环形阀线凸台二、压缩油液流通孔二,所述环形阀线凸台二、压缩油液流通孔二均位于拉伸油液流通孔二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宁江山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宁江山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865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