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物戴标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84632.3 | 申请日: | 2022-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49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雷;王启明;马宝苗;易卉玲;陈晓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11/00 | 分类号: | A01K11/00;A61L2/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物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戴标装置,包括耳标钳,耳标钳的底部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块,耳标钳的顶部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定位块,第二定位块的底部活动安装有耳标针,第一定位块的内部开设有针孔,耳标钳的左侧夹角之间连接有伸缩压簧,第二定位块的内部设置有消毒机构。该动物戴标装置,通过设置消毒机构,在使用完成需要对耳标针进行消毒时,首先向下按动开关按钮,启动电磁阀和增压泵,电磁阀打开,消毒箱内的消毒液通过出液管进入收集槽内,当达到预设值时,电磁阀关闭,消毒液停止流入收集槽内,收集槽内的消毒液在增压泵的作用下,通过吸入管吸入引流管内,引流管内的消毒液经过喷水管从强力喷头喷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耳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动物戴标装置。
背景技术
耳标是动物标识之一,用于证明牲畜身份,承载牲畜个体信息的标志,加施于牲畜耳部,耳标由主标和辅标两部分组成;主标由主标耳标面、耳标颈、耳标头组成;主标耳标面的背面与耳标颈相连,使用时耳标头穿透牲畜耳部、嵌入辅标、固定耳标,耳标颈留在穿孔内。
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生产出来了多种耳标钳,但总的来看,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通病,现有的耳标钳上大多没有设置消毒装置,导致耳标钳上的耳标针需要通过外部消毒装置进行消毒,影响工作效率,故而提出一种动物戴标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物戴标装置,具备消毒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耳标钳子上大多没有设置消毒装置,导致耳标钳子上的耳标针需要通过外部消毒装置进行消毒,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物戴标装置,包括耳标钳,耳标钳的底部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块,耳标钳的顶部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定位块,第二定位块的底部活动安装有耳标针,第一定位块的内部开设有针孔,耳标钳的左侧夹角之间连接有伸缩压簧,第二定位块的内部设置有消毒机构;
消毒机构包括消毒箱、出液管、电磁阀、收集槽、增压泵、吸入管、引流管、支撑板、喷水管和强力喷头,第二定位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消毒箱,消毒箱的底部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磁阀,第二定位块的内部开设有收集槽,耳标钳的右侧内部固定安装有增压泵,增压泵的进口处连接有吸入管,增压泵的出口处连接有引流管,收集槽的底部与第二定位块的内底壁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板,引流管的右侧连接有喷水管,喷水管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强力喷头。
进一步,第二定位块的底部开设有通口,出液管位于通口内,且消毒箱与收集槽之间通过出液管连接。
进一步,引流管和喷水管之间相贯通,且喷水管倾斜设置,第二定位块的底部开设有贯穿口,强力喷头位于贯穿口内。
进一步,针孔与耳标针相对应,第一定位块的顶部设置有防滑条纹。
进一步,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相互平行,且大小相同,消毒箱的顶部铰接有密封盖。
进一步,耳标钳的顶部设置有开关按钮,且开关按钮的输出端与电磁阀和增压泵的输入端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动物戴标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定位块,方便了将动物需要打标的地方放在第一定位块上,通过设置第二定位块,方便了耳标针的安装和消毒箱的安装,通过设置针孔,方便了对需要标识的地方进行定位,通过设置伸缩压簧,利用弹簧的弹性,方便了带动耳标钳在没有外界力量下快速恢复原状,使得操作起来更为便捷,通过设置消毒箱,方便了将消毒液放入消毒箱内,通过设置出液管,方便了消毒箱内的消毒液流入出液管内,通过设置电磁阀,方便了控制消毒液的流量,通过设置收集槽,方便了消毒液流入收集槽内,通过设置增压泵,方便了将收集槽内的消毒液引入引流管内,通过设置支撑板,方便了对喷水管进行倾斜安装,通过设置喷水管,方便了引流管内的消毒液流入喷水管内,最后进入强力喷头内,通过在第二定位块的底部设置贯穿口,方便了强力喷头内的消毒液喷洒至耳标针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大学,未经江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846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