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分子肽及其作为激动剂、以及在抗癌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82515.3 | 申请日: | 202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33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吴蔚;金鑫;黄欣;浦飞飞;邵增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A61K38/17;A61K47/6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驯致一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396 | 代理人: | 王砚雷 |
地址: | 43002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 及其 作为 激动剂 以及 抗癌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分子肽及其作为激动剂、以及在抗癌药物中的应用,主要涉及生物工程领域。以PD‑L1的氨基酸序列270‑284为模板,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构建并获得PD‑L1蛋白S279D高磷酸化小肽Peptide。可作为激动剂竞争性抑制PD‑L1与IGFBP3的蛋白质水平相互作用,以便维持IGFBP3蛋白的抑癌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小分子肽及其作为激动剂、以及在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PD-L1单抗的应用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但对骨肉瘤(OS)的治疗效果不尽人意。近年来研究发现PD-L1除了大家熟悉的免疫调节作用外,其非免疫功能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是骨肉瘤(OS)细胞内PD-L1通过其在279位点的磷酸化作用能够与IGFBP3相结合。
如果对骨肉瘤细胞内提取出来的蛋白质进行质谱分析,可以发现其在蛋白质水平可以与IGFBP3蛋白发挥相互作用;该相互作用包括:内源性细胞内的PD-L1可以和IGFBP3结合(通过在MNNG/HOS和U-2OS骨肉瘤细胞中进行免疫共沉淀(Co-IP)实验,利用IGFBP3抗体去富集沉淀IGFBP3蛋白,结果发现PD-L1可以被沉淀下来而被证明);细胞内的PD-L1可以和IGFBP3结合(通过利用PD-L1抗体去富集沉淀PD-L1蛋白,IGFBP3也可以被沉淀下来而被证明)。
根据Pubmed上的基因和蛋白序列信息,将PD-L1蛋白划分为四个肽段,(A肽段1-17,B肽段17-148,C肽段149-244,D肽段245-290);利用生物学技术构建A肽段1-17,B肽段17-148,C肽段149-244,只有D肽段245-290序列可以将IGFBP3沉淀下来,这说明两者结合位点可能发生在PD-L1的245-290序列。通过dataset分析以及在MNNG/HOS骨肉瘤细胞中进行免疫共沉淀(Co-IP)实验验证,确定PD-L1通过其279位点的磷酸化与IGFBP3相结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分子肽及其作为激动剂、以及在抗癌药物中的应用,它可以竞争性抑制PD-L1与IGFBP3的蛋白质水平相互作用,以便维持IGFBP3蛋白的抑癌功能。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小分子肽,所述小分子肽的氨基酸序列为FITC-C6-KKCGIQDTNDKKQSD。
所述小分子肽为以PD-L1的氨基酸序列270-284为模板合成小肽,将位点279S突变为高磷酸化状态的279D,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构建并获得PD-L1蛋白S279D高磷酸化小肽Peptide。
上述小分子肽在作为IGFBP3蛋白特异性激动剂的应用。
上述小分子肽在作为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IGFBP3蛋白作为抑癌蛋白,本小分子肽能为其提供特异性针对IGFBP3蛋白的激动剂;可以维持IGFBP3的抑癌功能从而对骨肉瘤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从而在抗癌药物中能够作为辅助药剂进行使用,提高IGFBP3蛋白的抗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小分子肽的构建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纯度检测结果。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纯度检测结果。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蛋白电泳试验结果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细胞活力检测CCK8结果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平板克隆实验结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825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