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引气剂、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79676.7 | 申请日: | 202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1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刘明;高育欣;曾超;韩运达;裴雪宇;赵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西部建设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C04B24/32;C04B28/04;C04B38/10;C04B103/30;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天津玺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37 | 代理人: | 罗伟清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引气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混凝土引气剂,其特征在于,
以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纳米多孔二氧化硅分散液372-740份、增稠组分4-10份、引气组分20-40份、消泡组分1-10份;
所述纳米多孔二氧化硅分散液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成分组成:纳米多孔二氧化硅1-10份、分散稳定剂:1-10份、去离子水:370-7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引气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多孔二氧化硅由亲水性和疏水性两种纳米多孔二氧化硅复配而成,亲疏水复配比例为1:(0.1-10);纳米多孔二氧化硅粒径:5-50nm,孔径分布:2-30nm,比表面积:50-600m2/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引气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纳米多孔二氧化硅接触角在50°-70°之间;疏水性纳米多孔二氧化硅接触角在90°-11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引气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组分由纤维素醚,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引气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气组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含十二烷基硫酸钠,阿尔法烯烃磺酸钠,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含三萜皂苷,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所述引气组分由上述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引气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组分由有机硅类消泡剂,聚醚类消泡剂,聚醚改性有机硅类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引气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稳定剂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型聚羧酸减水剂,其中聚氧丙烯占比10%-30%,含磷酸基团或磺酸基团,分子量在15000-25000之间。
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凝土引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分散稳定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均匀分散;
步骤二、加入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至步骤一得到的溶液中,提高温度至40℃-50℃,超声条件下以180-300rpm的搅拌速率搅拌0.5h-2h,得到二氧化硅分散液;
步骤三、以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为母液,再引入增稠组分,引气组分,消泡组分,搅拌至均匀分散,制得混凝土引气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引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持续搅拌条件下向纳米多孔二氧化硅分散液中依次加入增稠组分、引气组分、消泡组分,搅拌至均匀分散。
10.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凝土引气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土引气剂应用于高原低气压下预拌混凝土中,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万分之一至千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西部建设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西部建设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796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