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行动轨迹预测的危险区域的安全监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79638.1 | 申请日: | 202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29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聂霖;徐莹;朱祥;刘飞;郑传广;邱志鹏;陈柔;王昱晴;袁田;卫卓;胡蓓;郭子君;吴永康;张锦;郭建良;蔡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52 | 分类号: | G06V20/52;G06V20/40;G06V10/82;G06V10/77;G06T7/246;G06N3/0464;G06N3/08;G08B21/02;G08B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楼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行动 轨迹 预测 危险 区域 安全 监控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行动轨迹预测的危险区域的安全监控方法,步骤如下:在危险区域处布置摄像头和报警装置。读取摄像头的图像。将图像中的区域划分为危险区、警戒区和安全区,并确定危险区、警戒区和安全区的坐标范围。对图像中的行人进行检测。对图像中的行人定位和轨迹跟踪并获取行人的位置坐标。记录行人在预设时长内的位置坐标并形成行人的轨迹序列。根据轨迹序列求取直线坐标函数,直线坐标函数的斜率为行人的预测前进方向。通过计算直线坐标函数与危险区的边缘线函数的交点,计算行人在预测前进方向上与危险区之间的预测前进距离。根据行人的位置坐标、预测前进方向和预测前进距离,控制报警装置的工作。本申请可实现对危险区域的监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程和试验中危险区域的安全监督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行动轨迹预测的危险区域的安全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程施工和试验检测过程中,人员的安全是重中之重,需要优先进行考虑。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安全,会在施工或试验开始之前,划定危险区域,并确定安全警戒线,通过明确的标识提醒和警示人员切勿误闯危险区域,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但是在实际工程和试验过程中,即使放置了清晰明确的标识,依旧无法杜绝一些不了解情况的人员误闯入危险区域,给施工和试验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保留明确标识的前提下,需要展开对于危险区域的进一步监督监控。
现有的危险区域监督监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人工现场监控方法、视频监控方法和红外电子栅栏方法。
人工现场监控方法主要通过派遣人力在危险区域四周或出入口进行监管,观察并及时劝阻可能会误闯危险区域的人员,以消除安全隐患。此方式能够有效的实现危险区域的监督监控,并且能够在人员误闯危险区之前及时阻止危险情况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判性。但是此方式对于一些面积较大的危险区域存在人力需求量大,对于监督人员的注意力和耐力具有较高的要求,不利于工程或试验的长期开展。
视频监控方式主要通过在危险区域各个方位安装监控摄像头,通过少量人员即可在视频监控室内进行观察和安全监督监控,当发现人员误闯趋势时,即可依靠广播和警报的方式进行劝阻。此方式虽然能够大大的减少人力的需求,但是对于监控人员的注意力和耐力依旧是一大考验,无法长期开展工作。
红外电子栅栏法主要是利用红外信号通断状态切换的方式进行监督监控。在危险区域警戒线两侧分别安放红外信号发生器和接收器,发生器持续发出红外信号以供接收器接收。当无人员跨过警戒线时,接收器接收信号连续,电子栅栏正常工作不报警;而当出现人员跨越警戒线时,接收器接收信号发生中断,电子栅栏发出警报声,并发出信号指示中止施工或试验。此方式无需人力看守,实现了安全监控在一定程度上的自动化。但是此方式仅能在人员越过警戒线,出现安全隐患后再进行报警和中止施工或试验,无法做到对误闯人员的提前感知和劝阻;对于一些特殊的工程或试验,如长时间老化试验等,突然的中止将导致试验的失败,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行动轨迹预测的危险区域的安全监控方法,能够解决目前危险区域人工现场监控方法和视频监控方式所存在的人力成本大、对于监督员注意力和耐压要求高、无法长期开展工作,以及电子栅栏法无法对误闯人员进行提前预判和劝阻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796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