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支撑性热塑性聚氨酯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77079.0 | 申请日: | 2022-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6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汉;陈卓;付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J9/18 | 分类号: | C08J9/18;C08J9/12;C08L75/06;C08L75/08;C08L75/04;C08L63/00;C08G18/66;C08G18/48;C08G18/44;C08G18/42;C08G18/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塑性 聚氨酯 发泡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支撑性热塑性聚氨酯发泡材料,按照重量份,其原料包含如下组分:1)多异氰酸酯:10%-60%;2)多元醇:20%-80%;3)扩链剂:3%-25%;4)抗氧剂:0.1%-4%;5)光稳定剂:0.5%-6%;6)性能改进剂,0.2%-20%;所述性能改进剂选自NCO预聚体、环氧化合物及酸酐类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支撑性热塑性聚氨酯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NCO预聚体为聚醚型、聚酯型、PCDL型及PCL型预聚体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醚型、聚酯型、PCDL型及PCL型预聚体为分别通过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及聚己内酯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反应得到,所述预聚体中NCO含量优选为0.2%-20%,进一步优选为0.2%-10%;和/或,所述环氧化合物为环氧树脂,优选为脂环族环氧树脂;和/或,所述酸酐类化合物选自马来酸酐、丁二酸酐、癸二酸酐、己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偏苯三酸酐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支撑性热塑性聚氨酯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异氰酸酯选自脂肪族多异氰酸酯、脂肪环族多异氰酸酯、芳香族多异氰酸酯的一种或多种;优选脂肪族二异氰酸酯、脂肪环族二异氰酸酯、芳香族二异氰酸酯,进一步优选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五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10-癸二异氰酸酯、1,3-环己烷二异氰酸酯、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4,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4-六氢甲苯二异氰酸酯、2,6-六氢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2’-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2,4-二苯基甲烷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2’-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1,4-萘二异氰酸酯、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3,3’-二甲氧基-4,4’-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支撑性热塑性聚氨酯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选自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己内酯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支撑性热塑性聚氨酯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选自小分子二元醇和/或二元胺;其中小分子二元醇选自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二乙二醇的一种或多种;二元胺类扩链剂选自1,3丙二胺、1,4丁二胺、对苯二胺、联苯二胺、3,3’-二甲基-4,4-联苯二胺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1,4-丁二醇、1,6-己二醇、3,3’-二甲基-4,4-联苯二胺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高支撑性热塑性聚氨酯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选自受阻酚类抗氧剂、受阻胺类抗氧剂以及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光稳定剂选自UV吸收剂、受阻胺光稳定剂中的一种或两种。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高支撑性热塑性聚氨酯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将除性能改进剂之外的组分投入挤出机中反应,在挤出机末端加入性能改进剂,熔融挤出,得热塑性聚氨酯发泡材料;或将除性能改进剂之外的组分投入挤出机中反应,熔融挤出,得热塑性聚氨酯材料,将所述热塑性聚氨酯材料与性能改进剂混合均匀,随后加入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反应,得到可发性热塑性聚氨酯颗粒,经物理发泡得到热塑性聚氨酯发泡材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支撑性热塑性聚氨酯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机共分为10个温区,所述挤出机温度范围为80-250℃,挤出机螺杆长径比为50~120:1,优选50~75:1的同向双头螺纹啮合型螺杆,螺杆转速80-500R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770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和制造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适应高浓度二氧化碳捕集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