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稳定特性的典型方式生成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76426.8 | 申请日: | 2022-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7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 发明(设计)人: | 袁虎玲;常海军;刘福锁;李威;黄文睿;郄朝辉;石渠;王超;黄慧;李兆伟;张红丽;孙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3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虑 稳定 特性 典型 方式 生成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稳定特性的典型方式生成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先生成确定网架下的初始离线典型方式,然后根据第一级标准故障集进行N‑1校核,向提高裕度的方向调整可调措施使N‑1校核通过,然后进行第二级标准故障下的安全稳定评估,对于裕度大于0的故障进行调整使其裕度不大于0,生成电网不利风险方式,若调整过程中与N‑1校核调整方向冲突则放弃调整;电网不利风险方式与传统离线典型方式的总和为该电网最终的所有典型方式;本发明的方法以安全稳定评估结果为导向,通过风险灵敏度指标调整出不利风险方式,使典型方式暴露电网的安全稳定问题风险点,提高了典型方式构建效率和方式分析计算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典型方式生成方法及系统,属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正在经历由可再生能源增长驱动的快速转型和颠覆性变革,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等特性对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依赖于典型工况研究分析的电网安全稳定分析和控制研究人员工作量急剧增加,单纯凭借人力方式开展电网典型运行方式调整,既耗时又可能遗漏一些特殊运行场景,可能导致控制策略失配,为此,需要结合方式分析经验,提高构建电网典型方式的自动化水平。
通常,为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方式分析人员需要考虑偏恶劣严重的方式情况进行研究,以保证制定的控制策略能够适应电网包括极端方式在内的所有工况。但电网不同因素对不同故障的安全稳定特性影响差异较大,无法做到全部兼顾,所以在详细制定不同故障策略前,需要先制定部分典型运行方式,然后在此这些方式上对预想故障的安全稳定特性加以研究,抓住电网运行风险,再加以深入研究,所以,能不能尽可能暴露电网风险,就在于典型方式囊括的工况场景是否能够激发预想故障后潜在的安全稳定问题,以往依赖经验传承式的典型方式构建越来越难以适应电网运行控制发展,方式分析计算的自动化水平亟待提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考虑电网安全稳定特性、暴露电网运行风险的典型方式生成方法,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典型方式生成系统。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考虑稳定特性的典型方式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生成确定网架下的初始离线典型方式;
(2)对所述初始离线典型方式根据第一级标准故障集进行N-1校核,对于存在N-1故障风险的初始离线典型方式,调整可提高裕度的可调措施进行调整使裕度大于0,形成传统离线典型方式;
(3)对传统典型方式进行第二级标准故障下的安全稳定评估,对于裕度大于0的故障,调整可降低裕度的可调措施进行调整使裕度不大于0,生成电网不利风险方式,若调整过程中与N-1校核调整方向冲突则放弃调整,该典型方式故障下不新增电网不利风险方式;
(4)电网不利风险方式与传统离线典型方式的总和为该电网最终的所有典型方式,输出所有典型方式和对应的安全稳定问题风险点信息。
进一步地,步骤(2)和步骤(3)中,根据调整指标的高低确定可调措施的调整顺序,指标高的措施优先调整,所述调整指标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PIj第j个措施的调整指标,N为故障后存在稳定问题的故障总数,M为第k个故障发生后模式或薄弱点总个数,βj,k,i为第j个措施在第k个故障下稳定形态在第i个模式或薄弱点下的灵敏度;βmax为M个薄弱点中灵敏度绝对值最大值,ηk,i为第k个故障下稳定形态在第i个模式或薄弱点下的稳定形态裕度。
进一步地,步骤(2)和步骤(3)中,选择与可调措施满足功率平衡原则的措施为平衡措施,根据调整指标的高低确定可调措施的调整顺序,指标低的措施优先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764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