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包灭火装置和电动车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71044.6 | 申请日: | 2022-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4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许炳;许俊海;李进;吴启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C3/07 | 分类号: | A62C3/07;A62C3/16;H01M50/383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飞联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57 | 代理人: | 李飞 |
| 地址: | 511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灭火 装置 电动车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包灭火装置和电动车,其中,电池包灭火装置包括密封件、抽气件,其中,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腔,所述密封腔用于与电池包的电芯防爆阀密封连接,使所述电池包处于热失控临界状态时而从所述电芯防爆阀释放出的气体混合物流入所述密封腔;所述抽气件与所述密封腔连通,用于抽吸所述密封件中的气体混合物,并将所述气体混合物排出。本申请能够阻断电池包热失控发生概率,从而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包技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包灭火装置和电动车。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CTP结构电池包由很多常规硬壳电芯堆叠组成,其存在如下缺点:当电芯发生热失控时,高温高压的气体混合物通过电芯防爆阀直接从电芯内部喷发出来,没有进行有效的导引及消除,其气体混合物会点燃电池包内部其他零件部,造成严重的二次伤害,从而引发热失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包灭火装置和电动车,该电池包灭火装置和电动车,其用于阻断电池包热失控发生概率,从而提高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包灭火装置,所述电池包灭火装置包括密封件、抽气件,其中,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腔,所述密封腔用于与电池包的电芯防爆阀密封连接,使所述电池包处于热失控临界状态时而从所述电芯防爆阀释放出的气体混合物流入所述密封腔;
所述抽气件与所述密封腔连通,用于抽吸所述密封件中的气体混合物,并将所述气体混合物排出。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中,由于密封件的密封腔用于与电池包的电芯防爆阀密封连接,这样一来,当电池包处于热失控临界状态而从电芯防爆阀释放出的气体混合物能够进入密封腔中,进而与密封腔连通的抽气件通过产生负压,能够将密封腔中的其他气体混合物抽走并排除,以避免释放出的气体混合物进一步加剧电池包的热蔓延,尤其是在释放出的气体混合物为高温高压气体混合物的前提下,可避免高温高压气体混合物进一步加剧电池包热蔓延,从而降低电池包热失控的发生概率。
相比而言,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包没有灭火装置,其无法抽走电池包处于热失控临界状态时所产生的气体混合物,从而无法阻断电池包热失控,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更优的安全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抽气件包括抽气泵和抽气管道,其中,所述抽气管道与所述密封件连通,所述抽气泵的抽气嘴与所述抽气管道连通,所述抽气泵的排气嘴用于将所述气体混合物排出。
在本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所述抽气管道与所述密封件连通,将所述抽气泵的抽气嘴与所述抽气管道连通,进而能够利用抽气泵的排气嘴用将所述气体混合物排出,利用抽气泵的抽气嘴抽吸气体混合物。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抽气泵为微型电磁式真空泵。
在本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微型电磁式真空泵作为抽气泵,能够便于在电动车有限的安装空间内安装抽气泵。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包灭火装置还包括充气件,所述充气件与所述密封腔连通,所述充气件用将灭火剂注入所述密封腔中。
在本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由于充气件与所述密封腔连通,进而充气件能够将灭火剂注入所述密封腔中,进而能够通过灭火剂对电池包进行降温并隔绝氧气,从而进一步防止热蔓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充气件包括充气泵、充气管道、灭火剂存储罐,所述灭火剂存储罐的左端口与所述充气泵的充气气嘴连通,所述灭火剂存储罐的右端口与所述充气管道连通,所述灭火剂存储于所述灭火剂存储罐中。
在本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所述灭火剂存储罐的左端口与所述充气泵的充气气嘴连通,将所述灭火剂存储罐的右端口与所述充气管道连通,将所述灭火剂存储于所述灭火剂存储罐中,进而能够利用充气泵的充气气嘴喷出的空气推动灭火剂存储罐的灭火剂从灭火剂存储罐的右端口流出,并流入充气管道中,进而通过充气管道流入密封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710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