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混合几何表征的双机械臂协同避障运动规划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69380.7 | 申请日: | 2022-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8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许静静;裴艳虎;刘志峰;陈建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王兆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混合 几何 表征 双机 协同 运动 规划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几何表征的双机械臂协同避障运动规划优化方法,更具体的是为保证协同作业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几何表征的双机械臂最短距离模型和无碰撞运动轨迹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圆柱体和凸多面体两种几何体简化描述机械臂结构,建立了双机械臂最短距离计算模型,及基于模型的安全距离约束条件,通过关节空间五次多项式插值提高了机械臂关节运动平稳性,建立运动时间和能耗综合目标函数,进行了双机械臂协同运动规划优化建模,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求解,为双机械臂安全应用提供了方法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臂运动规划领域,涉及一种双机械臂协同避障运动规划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混合几何表征建立机械臂间避障距离模型,进行考虑运动学和空间约束的双机械臂运动规划优化建模与求解,能够为双机协同安全控制提供一定的方法基础。
背景技术
为提高作业效率和任务适应性,多机械臂系统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协同执行同一作业任务,双机避障运动控制是保证机器人操作安全性的关键途径,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避障轨迹规划是指在给定的环境条件下,规划一条由起始位置指向目标位置的无障碍路径,保证机器人运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现有的双机械臂协同作业主要通过示教编程和基于A*算法的运动规划两种方法。其中示教编程法具有效率低、任务或环境适应性差等缺点。为了提高作业效率,A*算法是一种在静态网路中求解最短路径的直接搜索算法,结合A*算法和最短距离模型可实现双机械臂离线运动规划优化。然而该方法须通过离散化求得C空间,一般为满足精度要求,所占内存量较大,尤其当机器人关节较多时,会降低自由路径搜索效率,且该方法不适用于解决动态环境下机器人运动规划,也难以考虑其他运动性能需求,其实际应用受到限制。随着智能优化算法的发展,为机器人运动规划优化建模与求解提供了实现途径。在该方法的执行过程中,双机械臂最短距离建模是必要环节。现有研究中有基于椭球体、长方体和球形层次包围盒、及圆柱体描述的最小距离建模方法,而工业机器人结构中存在各种机械结构,具有不同的外形特征,单一采用某种建模方法,其距离计算精度和效率均无法达到最优。如何通过混合几何体描述构建更准确的双机械臂安全距离约束,同时考虑运动效率、运动平稳性、能耗等因素进行双臂协同运动规划优化,是本专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双机械臂协同避障运动规划优化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圆柱体和凸多面体混合表征的机械臂包络模型,建立双机械臂最短距离模型,从而构建安全距离约束,考虑关节运动平稳性,以能耗和运动时间综合指标为目标函数,进行双机械臂运动规划优化建模与求解,从而为双机械臂协同控制提供方法支撑。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S1、对机械臂进行分解得到各机械臂的臂杆外形特征,采用圆柱体和凸多面体两种几何形式包络描述,并进行数学表征。
S2、基于空间线段间,线段与平面间空间最小距离建模函数,建立两凸多面体间、两圆柱体间,及凸多面体与圆柱体间的最短距离模型,并形成子函数包。
S3、构建双机械臂最短距离,并通过调用子函数包进行距离计算。
S4、基于目标位姿的进行双机械臂运动学逆解计算。
S5、采用五次多项式进行各机械臂关节空间插值规划。
S6、确定规划变量、运动学约束和安全距离约束条件,建立运动时间和能耗综合目标函数,构建双机械臂协同运动规划优化模型。
S7、采用粒子群算法,依据经验确定算法参数,进行优化模型求解,得到双机械臂优化运动轨迹。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建立了基于混合几何表征的双机械臂最短距离模型,提高了距离计算精度和效率,考虑运动平稳性、运动时间和能耗因素进行双机械臂协同避障规划,提高了双机械臂作业综合性能,为双机械臂安全应用提供方法支撑。
附图说明
图1基于混合几何包络的机械臂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93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