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载微颗粒运移过程可视化仿真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69205.8 | 申请日: | 2022-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5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杨赫;刘震;王双月;程卫民;王刚;周刚;朱慕尧;孙彪;于泽涵;顾庆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04 | 分类号: | G01N13/04;G01N15/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26659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载微 颗粒 过程 可视化 仿真 实验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水载微颗粒运移过程可视化仿真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液调控单元、试样固定单元、测距成像单元和数据监测单元;
所述注液调控单元包括配液箱(1)、变压调频泵(4)和注水管路(3),所述试样固定单元包括透明模具(8)和底座(6),所述透明模具(8)为上端开口的中空结构,透明模具(8)固定在底座(6)上方,透明模具(8)内用于放置煤块试样(11),在底座(6)的底面四角各设有一角度调节柱(7),底座(6)上还设有震动块(9),在透明模具(8)的左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右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配液箱(1)通过注水管路(3)与变压调频泵(4)相连,所述变压调频泵(4)通过注水管路(3)与透明模具(8)的进水口相连,透明模具(8)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路;
所述测距成像单元包括支架(10)、快速相机(15)和两组激光测距仪(14),所述支架(10)围绕底板(6)架设,快速相机(15)和两组激光测距仪(14)均安装在支架(10)顶端,两组激光测距仪(14)能进行煤块试样(11)上渗流通道(101)宽度的三角测距,快速相机(15)能对煤块试样(11)进行整体结构高清成像;所述数据监测单元包括计算机(12)和数据采集器(11),在透明模具(8)进水口处和出水口处的管路上均设有流量计(5),所述变压调频泵(4)、两流量计(5)、两组激光测距仪(14)、快速相机(15)均与数据采集器(13)电连接,数据采集器(13)与计算机(1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载微颗粒运移过程可视化仿真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配液箱(1)内设置有自动搅拌装置(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载微颗粒运移过程可视化仿真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包括两门型架,两门型架在顶部通过两对角支架连成一个整体,所述快速相机(15)安装在两对角支架的交汇点处,两组激光测距仪(14)各自对应一个门型架安装,每组激光测距仪(14)均安装在门型架的横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载微颗粒运移过程可视化仿真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模具(8)和底板均由高透明玻璃板制作而成。
5.一种水载微颗粒运移过程可视化仿真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水载微颗粒运移过程可视化仿真实验系统,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煤块试样(11),在煤块试样(11)表面开设渗流通道(101);
S2、将煤块试样(11)放置于透明模具(8)内,使煤块试样(11)的渗流通道(101)与透明模具(8)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煤块试样(11)周围通过凝胶填充固定;
S3、在配液箱(1)中加入煤粒与水混合形成混合液,混合液通过注水管路(3)依次通过变压调频泵(4)、煤块试样(11)表面的渗流通道(101),最后通过出水管路排出;
S4、两组激光测距仪(14)利用三角法激光测距原理,进行渗流通道(101)宽度三角测距,同时利用快速相机(15)进行整体结构高清成像,结合分形盒维数法获得煤块试样(11)表面渗流通道(101)面积占比以及分形维数变化规律;通过数据采集器(13)自动记录和储存对应数据,并通过计算机(12)分析;实现对颗粒阻塞效应下渗流通道(101)的全过程定量表征,明确不同因素对渗流通道(101)形态演化的作用机理,依据进/出水口流量实时监测数据,阐明颗粒阻塞各阶段对于渗流通道(101)内水渗流状况的影响机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载微颗粒运移过程可视化仿真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选取不同粒径的煤粒与水混合形成混合液,一种粒径的煤粒对应一次上述实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载微颗粒运移过程可视化仿真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水与煤粒能按不同的质量比进行配置,一种质量比对应一次上述实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载微颗粒运移过程可视化仿真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变压调频泵(4)能调节注液流速和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920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学护理床
- 下一篇: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