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固态金属储氢和供氢的加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67444.X | 申请日: | 2022-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5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前;刘春枝;李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7/04 | 分类号: | F17C7/04;F17C13/00;F17D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固态 金属 加氢 系统 | ||
1.一种利用固态金属储氢和供氢的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氢单元、多个金属固态储氢装置和加氢装置;其中,
所述制氢单元与多个金属固态储氢装置依次连接,再由最后一个金属固态储氢装置连接至加氢装置,相邻两个金属固态储氢装置之间设有热管理系统;
所述热管理系统用于储存金属固态储氢装置释放氢气时放出的热量,并在相邻金属固态储氢装置存储氢气时提供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固态金属储氢和供氢的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金属固态储氢装置为偶数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固态金属储氢和供氢的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金属固态储氢装置和两个热管理系统,分别为:第一金属固态储氢装置、第二金属固态储氢装置、第三金属固态储氢装置、第四金属固态储氢装置和第一热管理系统和第二热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热管理系统连接在第一金属固态储氢装置和第二金属固态储氢装置之间,所述第二热管理系统连接在第三金属固态储氢装置和第四金属固态储氢装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固态金属储氢和供氢的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金属固态储氢装置采用不同的固态储氢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固态金属储氢和供氢的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固态储氢装置中氢气释放温度为30-40℃,释放压力为4-6MPa;
所述第二金属固态储氢装置中氢气释放温度为50-60℃,释放压力为10-15MPa;
所述第三金属固态储氢装置中氢气释放温度为70-80℃,释放压力为30-40MPa;
所述第四金属固态储氢装置中氢气释放温度为80-90℃,释放压力为80-90MPa。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固态金属储氢和供氢的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固态储氢装置的固态储氢材料采用MmNi5基合金或MlNi5基合金;
所述第二金属固态储氢装置的固态储氢材料采用MmNi4.15Fe0.85合金;
所述第三金属固态储氢装置的固态储氢材料采用(Ti0.97Zr0.03)1.1Cr1.6Mn0.4合金;
所述第四金属固态储氢装置的固态储氢材料采用TiCr1.55Mn0.2Fe0.2合金或TiCr1.1Mn0.3Fe0.6合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固态金属储氢和供氢的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换热器、热传导介质流通管道和温度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热传导介质流通管道经换热器连接相邻两个金属固态储氢装置,所述温度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热传导介质流通管道的开闭和换热器的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固态金属储氢和供氢的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氢单元所采用的制氢方式为利用谷电在加氢站内进行水电解制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固态金属储氢和供氢的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与各金属固态储氢装置之间的热传导介质为水或导热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744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制品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简易便捷式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