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67232.1 | 申请日: | 2022-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91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任大一;高俊汉;郑乾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G06V40/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李娜;康泉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提供了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数据驱动器,将数据电压施加到像素;栅驱动器,将栅信号施加到像素;以及驱动控制器,控制数据驱动器和栅驱动器。驱动控制器将显示面板划分成多个面板块,基于输入图像数据计算面板块中的每一个的肤色包含率,基于肤色包含率确定面板块当中的至少一个面部区域候选块,基于至少一个面部区域候选块和面部匹配数据确定至少一个面部区域候选块中的面部区域块,并且对面部区域块执行图像质量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用于识别面部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驱动器。显示面板包括栅线、数据线以及电连接到栅线和数据线的像素。显示面板驱动器可以包括通过栅线将栅信号提供到像素的栅驱动器、通过数据线将数据电压提供到像素的数据驱动器以及控制栅驱动器和数据驱动器的驱动控制器。
无法知道使用诸如卷积神经网络(“CNN”)算法的人工智能(“AI”)算法的面部识别技术的内部算法或结构。另外,使用AI算法的面部识别技术可能根据训练对象或训练者的意图而导致有偏差的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在显示装置上独立地执行面部识别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
在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数据驱动器,将数据电压施加到像素;栅驱动器,将栅信号施加到像素;以及驱动控制器,控制数据驱动器和栅驱动器。驱动控制器被配置成:将显示面板划分成多个面板块,基于输入图像数据计算面板块中的每一个的肤色包含率,基于肤色包含率确定面板块当中的至少一个面部区域候选块,基于至少一个面部区域候选块和面部匹配数据确定至少一个面部区域候选块中的面部区域块,并且对面部区域块执行图像质量处理。
在实施例中,驱动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通过确定被包括在面板块中的每一个中的像素是否显示肤色来确定被包括在面板块中的每一个中的肤色显示像素,并且基于被包括在面板块中的每一个中的肤色显示像素的数量来计算面板块中的每一个的肤色包含率。
在实施例中,驱动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通过使用计算式“i_cr=((p_aa1*i_cb/k)+p_bb1)”、“i_cr((p_aa2*i_cb/k)+p_bb2)”、“i_cr((p_aa3*i_cb/k)+p_bb3)”以及“i_cr=((p_aa4*i_cb/k)+p_bb4)”来确定肤色显示像素中的每一个,其中,i_cr表示在执行图像质量处理之前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的Cr色差数据,i_cb表示在执行图像质量处理之前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的Cb色差数据,p_aa1表示第一斜率设置值,p_aa2表示第二斜率设置值,p_aa3表示第三斜率设置值,p_aa4表示第四斜率设置值,p_bb1表示第一拐角设置值,p_bb2表示第二拐角设置值,p_bb3表示第三拐角设置值,p_bb4表示第四拐角设置值,并且k表示第一位调整值。
在实施例中,驱动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将面板块中的肤色包含率大于或等于阈值包含率的面板块确定为至少一个面部区域候选块中的一个。
在实施例中,面部匹配数据可以基于不同的面部图像来生成,并且不同的面部图像基于面部的不同的角度或面部上的不同的照度来生成。
在实施例中,驱动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基于面部匹配数据的像素值与至少一个面部区域候选块的输入图像数据的像素值之间的差值来确定面部区域块。
在实施例中,驱动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对至少一个面部区域候选块中的每一个中的差值小于参考值的像素的数量进行计数,并且基于至少一个面部区域候选块中的每一个中的像素的所计数的数量来确定面部区域块。
在实施例中,驱动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基于至少一个面部区域候选块中的每一个中的差值生成直方图,并且基于直方图确定面部区域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三星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72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