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自中心至四周渐变P型掺杂浓度的氧化镓pn二极管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64505.7 | 申请日: | 2022-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4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郑雪峰;洪悦华;张翔宇;何云龙;苑子健;马晓华;郝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861;H01L29/36;H01L29/45;H01L21/34 |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 |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中心 四周 渐变 掺杂 浓度 氧化 pn 二极管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自中心至四周渐变P型掺杂浓度的氧化镓pn二极管,自下而上,包括:阴极欧姆金属(1)、氧化镓衬底(2)、氧化镓漂移层(3)、P型半导体层(4)、高掺杂浓度P型半导体层(5)和阳极金属(6)。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半导体层(4)采用由多圈不同掺杂浓度的半导体材料按其掺杂浓度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从中心至四周渐变沉积形成的渐变掺杂P型半导体层,以在提升器件反向击穿电压的同时降低器件导通电阻,提高氧化镓器件的巴利加优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掺杂P型半导体层,其厚度为5-30nm,渐变掺杂浓度的范围是从1×1016cm-3渐变至1×1019c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阴极欧姆金属(1),其采用Ti/Au金属,且靠近氧化镓衬底层的第一层Ti的厚度为20-50nm,第二层Au金属的厚度为100-400nm;
所述氧化镓衬底(2),其厚度为300-650μm,有效掺杂载流子浓度为1018-1020cm-3,掺杂离子种类为Si离子或Sn离子。
所述氧化镓漂移层(3),其厚度为3-15μm,掺杂载流子浓度为1016-1018c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掺杂P型半导体层(4)和所述高掺杂浓度P型半导体层(5)中可选的p型半导体材料均包括氧化镍、氧化铜和氧化锡,该高掺杂浓度P型半导体层(5)的厚度为3-20nm,掺杂载流子浓度为1019-1020cm-3。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金属(6)采用Ni/Au金属,且第一层金属Ni的厚度为45-60nm,第二层金属Au的厚度为200-4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450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医用理疗腰带
- 下一篇:一种背负式农用喷雾器的多功能延长手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