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轻薄羊毛羽绒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59106.1 | 申请日: | 2022-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4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曲晓静;赵亮;刘刚中;郭小云;赵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南山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3D13/00 | 分类号: | D03D13/00;D03D15/233;D03D15/47;D03D15/33;D03D15/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李至冰 |
| 地址: | 265700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徐福街道***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薄 羊毛 羽绒服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轻薄羊毛羽绒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羽绒服面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将超细20D*1桑蚕长丝与100NM/1OPTIM MAX改性羊毛单纱合股,制得160NM/2的纱线,再以平纹组织结构进行高支高密织造,最后采用环保型后整理工艺处理使面料更加紧密。本发明制备的羽绒服面料,具备防风性、拒水性、抗撕裂防钻绒、超轻薄、抗皱、还可水洗,生产过程中不添加功能性助剂,天然绿色环保,废弃可降解,适于制作高级轻型羽绒服外皮,满足日益增长的品质化市场需求和绿色环保发展趋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羽绒服面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轻薄羊毛羽绒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羽绒服面料以锦纶、涤纶居多,具有柔软、耐磨、轻薄的特点,进行功能性助剂整理后具有防风防水和防钻绒的效果,面料各项性能优良且成本低廉。
但生产过程不环保,废弃后无法降解,且品质相对偏中低档,不符合日益增长的品质化市场需求和绿色环保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轻薄羊毛羽绒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超轻薄羊毛羽绒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羽绒服面料,具备防风性、拒水性、抗撕裂防钻绒、超轻薄、抗皱、还可水洗,生产过程中不添加功能性助剂,天然绿色环保,废弃可降解,适于制作高级轻型羽绒服外皮,满足日益增长的品质化市场需求和绿色环保发展趋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超轻薄羊毛羽绒服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超细20D*1桑蚕长丝与100NM/1OPTIMMAX改性羊毛单纱合股,制得160NM/2的纱线,再以平纹组织结构进行高支高密织造,最后采用环保型后整理工艺处理使面料更加紧密。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中,上述160NM/2经纱处理:进行1个循环的低温短时蒸纱工艺处理,处理温度80℃,处理时间10min;
160NM/2纬纱处理:在温度为25-35℃,湿度为60-70%的密闭空间内静置44-52小时,进行常温高湿自然定型工艺处理。
通过上述设计,本方案的纱线不仅具有湿热状态下可回缩的能力,同时结构稳定,利于织造。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中,上述后整理工艺包括弱程序多循环煮呢收缩工艺和面料定型工艺。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中,上述弱程序多循环煮呢收缩工艺为对坯布进行 4-5次连煮搭配2-3次双煮,处理温度:80-85℃,处理车速:35-38m/min。
通过上述设计,本方案可使面料中的OPTIMMAX改性羊毛缓慢逐步回缩至极致紧密,同时不会造成布面磨伤,对面料的强力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中,上述面料定型工艺为两次压光—强程序罐蒸—汽蒸。
通过上述设计,本方案可使面料结构更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中,上述OPTIMMAX改性羊毛与3D锦纶混纺制得的 100NM/1单纱后,与超细20D*1桑蚕长丝合股制得160NM/2的纱线。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中,上述3D锦纶的掺入量为0%-10%。
通过上述设计,本方案可更好的满足部分客人对强力的高需求,适当加入一定比例锦纶,可使面料强力更好,穿着耐用性更强,实际生产时,锦纶不加强力也可以,但加了之后强力更好,不过锦纶会影响面料的收缩效果,所以生产时,最多加到10%,再者加锦纶的面料做不到废弃可降解,因此,锦纶的具体添加情况,使用者依据自身的生产需求自行决定即可。
一种超轻薄羊毛羽绒服面料,由上述任一所述的超轻薄羊毛羽绒服面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超轻薄羊毛羽绒服面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南山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南山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591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