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纳米结构复合膜、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58927.3 | 申请日: | 2022-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0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魏延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延生 |
| 主分类号: | B01D69/12 | 分类号: | B01D69/12;B01D67/00;B01D69/02;B01D46/00;B01D46/54;B01D39/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悦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4 | 代理人: | 司丽春 |
| 地址: | 10002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结构 复合 制备 方法 及其 用途 | ||
1.一种微纳米结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
PP棉层、熔喷无纺布层、电纺丝纳米纤维层/PP棉混合层和支撑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P棉层主要由纤维形成,所述纤维包括聚丙烯纤维;
优选地,所述聚丙烯纤维的克重为25g/cm2-150g/cm2,优选为40~60g/cm2;
优选地,所述聚丙烯纤维的直径为10-100μm,优选20~8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喷无纺布层主要由熔喷纤维形成,所述熔喷纤维包括聚丙烯纤维;
优选地,所述熔喷纤维的克重为10g/cm2-50g/cm2,优选为20~30g/cm2;
优选地,所述熔喷纤维的直径为0.5-1.5μm,优选0.5~1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纺丝纳米纤维层/PP棉混合层主要由电纺丝纳米纤维与PP棉形成;
优选地,在PP棉上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形成电纺丝纳米纤维,得到所述电纺丝纳米纤维层/PP棉混合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克重为0.01g/cm2-1g/cm2,优选为0.02g/cm2-0.1g/cm2;
优选地,电纺丝纳米纤维的直径为50-300nm,优选100~250nm;
优选地,电纺丝纳米纤维包括聚丙烯腈、尼龙或聚偏氟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电纺丝纳米纤维层/PP棉混合层中的PP棉主要由纤维形成,所述纤维包括聚丙烯纤维;
优选地,所述聚丙烯纤维的克重为10g/cm2-50g/cm2,优选为15~40g/cm2;
优选地,所述聚丙烯纤维的直径为10-100μm,优选20~80μm。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纺丝纳米纤维层/PP棉混合层经过热风处理,以形成沟槽结构;
优选地,所述沟槽的截面为椭圆、矩形、圆形、多边形、梯形或不规则形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沟槽的宽度为0.1-10cm,优选0.2-0.5cm;
优选地,所述沟槽的深度为0.1-10cm,优选0.2-0.5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主要由纤维形成,所述纤维包括聚乙烯纤维;
优选地,所述聚乙烯纤维的克重为25g/cm2-150g/cm2,优选为30~100g/cm2;
优选地,所述聚乙烯纤维的直径为50-100μm,优选50~80μm。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微纳米结构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PP棉层、熔喷无纺布层、电纺丝纳米纤维层/PP棉混合层和支撑层通过热压复合而成。
9.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微纳米结构复合膜的用途,所述复合膜用于空气过滤领域。
10.一种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微纳米结构复合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延生,未经魏延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589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